接着,张诚又联系了信息领域的李教授,他曾对张诚早期提出的一些算法思路表示过赞赏。
李教授接到电话,语气更是激动:“张诚!我就知道!当初看你提出的那几个模型,就觉得你思维非同一般!果然,这才多久,你就搞出这么大动静!黎曼猜想啊!我们搞信息的,虽然不直接研究这个,但谁不知道它的分量?你这‘历史层积’的框架,听起来就充满了信息论的哲学味道,对我们领域说不定也有大启发!”
“李教授过奖了。信息学的视角确实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张诚平和地回应。
“期待你的报告会!到时候我一定去听,虽然可能大部分听不懂,但感受一下气氛也是好的!”李教授幽默地说道。
随后是材料学领域的陈教授……
每一位接到电话的教授,无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由衷的祝贺。他们的喜悦是纯粹的,为曾经与自己有过交集的这个年轻人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而感到骄傲。他们没有追问证明的技术细节,更多的是表达一种长辈对杰出后辈的关爱与期许。通话中,他们回忆起当初合作的点滴,感慨时光飞逝,也惊叹于张诚那仿佛永不枯竭的创造力。
这些电话,不像学术讨论那般严谨,却充满了人情味。它们让张诚感受到,在他的成长道路上,并非只有孤身一人的攀登,还有许多来自不同方向的支持与注视。这些情谊,并未因他地位的飙升和成就的显赫而变质,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真诚。
一圈电话打完,窗外已是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色。
张诚放下电话,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家人的牵挂,师友的祝贺,如同涓涓细流,汇入他的心田,冲淡了外界那如同烈焰般灼热的关注所带来的燥意。
声震寰宇,是能力的展现;情系方寸,是内心的归依。
他深知,外界的赞誉如潮水,终有退去之时;而内心的平静与这些质朴的情感,才是支撑他在这条探索真理的漫漫长路上,持续走下去的永恒动力。
短暂的休憩与情感联结之后,他的目光再次变得清明而坚定。接下来,还有一场更重要的“战役”在等待着他——在那场即将到来的、汇聚全球目光的学术报告会上,他需要用最清晰、最有力的语言,向世界完整地阐述他的思想。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天边那最后一抹绚烂的晚霞,眼神中已不见了片刻前的温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开拓者的冷静与专注。
风暴之外的温情时光已然结束,是时候,再次回到那片属于他的、由逻辑与想象力构筑的战场中央了。
喜欢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