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六国的口诛笔伐,如同春日里最后一阵无关痛痒的倒春寒,吹过咸阳高耸的城墙,便消散得无影无踪,对安秦君燕丹的实际生活,没有造成半点影响。
若说真有什么影响,那大概是来自吕不韦一系官员那愈发微妙和审视的目光,以及嬴姓宗亲那边,虽然依旧谈不上热络,但至少不再明目张胆释放敌意的沉默观望。
毕竟,一个能对母国使者下如此狠手、彻底自绝于山东各国的人,其立场似乎已毋庸置疑地倒向了秦国。
至于这立场背后是真心还是更大的图谋,时间会检验一切。
然而,此刻让燕丹头疼的,并非这些朝堂上下的暗流涌动。
他头疼的是——他为什么不会分身术呢?!
安秦君府的书房内,巨大的案几上铺满了各种绢布和竹简,上面是燕丹用炭笔画出的各种奇形怪状的草图和一些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符号、算式。
有的画着曲辕犁的改良结构,有的标注着高炉炼铁的猜想,有的则是关于水车、纺车的简易示意图,甚至还有几张纸上,鬼画符般写着“水泥配方猜想”、“标准化生产流程”等字样。
燕丹抓了抓他那头在这个时代特立独行的“锅盖”短发,烦躁地在书房里踱来踱去。
【搞农业!粮食是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养不起更多的军队和人口,一切都是空谈!得搞精耕细作,选育良种,兴修水利……】
【可是工业也很重要啊!没有好的钢铁,武器装备跟不上,农具效率也低!水泥!必须搞水泥!修路、筑城、水利,哪样离得开?有了路才能物资流通,信息传递!】
【还有那些零零碎碎的发明,改进纺织效率,搞点简单的医疗消毒,普及基础教育……哪样不是能提升综合国力的?】
【啊啊啊!为什么不能既要又要还要?!】燕丹内心哀嚎,【我就一个人!一双手!一个脑子!就算有系统商城,很多知识可以直接兑换,但怎么把它合理地、不引人怀疑地“发明”出来,怎么推广,怎么让这个时代的人接受并掌握,这都是问题啊!】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突然继承了亿万遗产,却被告知必须用符合公元前三世纪水平的方式一点点把财富挖出来的倒霉蛋,憋屈又焦急。
更让他投鼠忌器的是,嬴异人给他留下的这个“安秦君”位置,看似尊崇,实则如履薄冰。
宗室那边只是暂时闭嘴,远未到完全信任的地步,吕不韦更是把他视为眼中钉。
如果他一下子拿出太多超越时代的东西,势必会引起巨大的震动和猜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懂。
【得找个切入点……一个看起来不那么起眼,但影响深远,且不容易立刻触动核心利益的方向。】燕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坐回案几前,目光在那些杂乱的设计图上扫过。
他的肚子忽然“咕噜”叫了一声。
哦,到饭点了。
内侍准时送来了午膳:一鼎肉羹,几样时令蔬菜,还有一碗……黄澄澄的粟米饭。
看着那碗颗粒分明、散发着谷物清香的粟米饭,燕丹拿着筷子的手,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
战国生产力低下,饮食粗糙,他早有心理准备。
平时他从不抱怨,给什么吃什么,甚至还能就着豆酱、腌菜吃得津津有味,充分展现了一个优秀“质子”……现在是“安秦君”的适应能力。
但,人的胃口是有记忆的。
在无数个夜深人静,或者像现在这样,精神稍微松懈下来的时刻,那些属于现代的灵魂深处、关于美食的记忆,就会如同顽固的幽灵,疯狂地冲击着他的味蕾和大脑。
雪白松软、麦香扑鼻的大馒头!
热腾腾、咬一口流油的大肉包子!
皮薄馅大、蘸着醋和辣椒油的水饺!
还有那晶莹剔透、软糯香甜的白米饭!
哪怕是一碗最简单的阳春面,撒上点葱花猪油,都能让他想得抓心挠肝!
【妈的……这粟米虽然管饱,但吃久了真的剌嗓子啊!还有这肉,除了煮就是烤,调味料匮乏得令人发指……】燕丹味同嚼蜡地扒拉着碗里的饭,内心泪流满面,【老子想吃红烧肉!想吃锅包肉!想吃麻辣火锅!】
对美食的强烈渴望,如同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他之前的纠结和犹豫!
民以食为天!
不管你是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还是挣扎求存的平民奴隶,首先,你都得吃饭!吃饱了饭,才有力气干活,有力气打仗,有力气去搞其他发明创造!
而且,从“吃”入手,改进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和种类,这听起来多么的正大光明,多么的“为国为民”!
既能解决他自己的口腹之欲,又能实实在在地提升秦国国力,还不容易立刻引起吕不韦和宗室的过度警惕——毕竟,谁会反对让地里多打点粮食呢?
说干就干,一直都是燕丹的人生准则!
他几下扒完碗里的饭,也顾不上什么礼仪了,把碗筷一推,立刻重新扑到案几前,将那些画着高炉水泥的图纸粗暴地扫到一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