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还不到就寝时间。苏寒看了眼宿舍里其他人空荡荡的床铺,想必都去参加新生联谊了。她轻轻合上笔记本,将其塞到枕头底下,又摸了摸贴身衣袋里的钱。
正好可以看看学校外面的环境。苏寒自言自语,一边套上那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外套。这是用爸爸的旧工装改的,虽然大了两号,但足够保暖。
九月初的晚风带着丝丝凉意,校园里的路灯次第亮起。苏寒沿着主道慢慢走着,眼睛却像雷达一样扫视四周。图书馆在左侧,四层楼,灯火通明;食堂在右侧,已经关门,但旁边的小卖部还亮着灯;正前方是教学楼,走廊上还有学生在嬉戏打闹。
她刻意放慢脚步,在心里绘制着校园地图:这里有一片小树林,适合晨读;那里有个僻静的长廊,可以避开人群;操场角落的水龙头出水量最大,接水最省时间...
同学,新生吗?门卫室的大爷探出头,这么晚还出去?
苏寒点点头,拿出学生证:我去买点文具,很快就回来。
大爷眯着眼看了看学生证,又打量了一下这个衣着朴素的小女孩,挥挥手放行了:九点半关校门,别迟了。
踏出校门的那一刻,九十年代初的县城夜景扑面而来。苏寒站在台阶上,微微睁大了眼睛。尽管有两世记忆,眼前的景象依然让她心跳加速——马路对面,霓虹灯管拼出的红星录像厅几个字忽明忽暗;左侧是一排个体摊位,挂着的招牌;右侧的国营商店还没关门,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她叫不出名字的商品。
车铃声、叫卖声、录音机里传出的流行歌曲声交织在一起,远比山里的夜晚热闹百倍。苏寒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合着油烟、桂花香和不知名的化学气味,这就是城市的味道。
她先向右转,沿着人行道慢慢走。国营商店旁是新开的个体户区,一家接一家的小店铺亮着灯。苏寒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每一个橱窗,寻找可能的机会。
野生药材收购——一块手写牌子突然闯入视线。苏寒立刻停下脚步。那是一家名为回春堂的中药铺,柜台后面坐着个戴老花镜的白胡子老头,正在称量药材。
她悄悄记下价格:金银花一斤五元,黄芩四元,天麻...天麻竟然十五元!苏寒的心跳加快了。大姑妈家那边山上的背阴处就长着天麻,只是难采。如果周末能去附近山上看看...
继续往前走,一家文具店门口贴着招聘抄写员,字迹工整者优先的告示。苏寒摸了摸自己书包里那本工整的笔记,这或许也是个机会。
肚子又发出一阵抗议。苏寒这才想起出来的主要目的。她转身往回走,在路边摊之间比较着价格。最终,她在一个看起来最简陋的摊位前停下——阳春面,两毛一碗。
一碗阳春面。苏寒掏出早就准备好的两毛钱。
摊主是个系着围裙的中年妇女,麻利地下面、舀汤、撒葱花。不到一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就推到了苏寒面前。
学生?一中新生吧?摊主边擦手边问。
苏寒点点头,随即询问:阿姨,您知道这附近哪里招兼职吗?
摊主愣了一下,上下打量着这个瘦小的女孩:你这么小就出来打工?家里知道吗?
我...我就是问问。苏寒低下头,假装专注吃面。
前面拐角的老王杂货店有时候需要人理货,摊主压低声音,不过工钱不高,一小时三毛钱。
苏寒默默记下这个信息。一小时三毛,一天干六小时就是一块八,一个月四个周日就是七块二...虽然不多,但足够补贴伙食费了。
吃完面,苏寒谢过摊主,继续她的探索。天色已晚,但她还想多看一些。沿着另一条路走下去,她发现了县图书馆、新华书店,还有一家挂着打字复印招牌的小店——这在九十年代初的县城可是新鲜事物。
喜欢重生之独自绽放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生之独自绽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