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一,紫禁城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小雪。雪花飘落在储秀宫的庭院里,给青砖黛瓦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苏清颜坐在偏殿里,看着桌上的“每日差事复盘”流程表,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经过半个月的筹备,“每日差事复盘”终于要正式推行了。
按照苏清颜的计划,“每日差事复盘”定在每天傍晚时分,各部门的管事要带着当日的档案册,到储秀宫的偏殿汇报:先说说今日完成了哪些差事,有没有未完成的,未完成的原因是什么;再说说明日的计划;最后由苏清颜的心腹太监——林太监和小禄子,交叉核查档案册,确认记录的真实性。
“主子,各部门的管事都到齐了,就在殿外候着。”锦书走进来禀报。
“让他们进来吧。”苏清颜放下流程表,整理了一下衣襟。
很快,内务府、御膳房、宫苑、宫女太监考核处的八个管事,都走进了偏殿,按顺序站好。为首的是内务府的新管事——马管事,他是苏清颜提拔起来的,为人正直,办事认真,接替了李管事的位置。
“今日是‘每日差事复盘’的第一天,咱们先按流程来。”苏清颜的目光扫过众人,“马管事,你先说说内务府今日的差事。”
马管事上前一步,手里拿着档案册:“回主子,内务府今日完成了三项差事:一是给皇后娘娘送了冬春的明黄织金缎,二是整理了库房的药材,三是核查了各宫的份例用度。没有未完成的差事,明日计划给太后娘娘送新制的棉袄,还有整理御花园的冬季养护用品。”
林太监接过马管事的档案册,仔细翻了翻,确认记录无误后,点了点头:“记录属实。”
接下来是御膳房的王总管、宫苑的刘管事……一个个都按实汇报,档案记录也都清晰准确。苏清颜听着,心里很是满意——看来经过上次严惩李管事,大部分管事都已经认真对待新制了。
最后轮到内务府的张公公——他是德妃余党里剩下的唯一一个管事,之前一直装作老实,没敢作乱。张公公上前一步,手里拿着档案册,声音有些紧张:“回主子,内务府今日还完成了一项差事——各宫灯具的检修,所有宫的灯具都检修完毕,没有损坏的。明日计划……明日计划整理库房的绸缎。”
苏清颜点点头,示意林太监核查档案。林太监接过档案册,翻到“灯具检修”那一页,见上面写着“各宫灯具均检修完毕,无损坏”,签字人是张公公。可林太监记得,早上小禄子跟他说过,张公公今天只让小太监检修了东六宫的灯具,西六宫的根本没去——这是张公公故意虚报完成情况,想试探苏清颜能不能发现。
林太监不动声色地把档案册递给苏清颜:“主子,您看。”
苏清颜接过档案册,翻到“灯具检修”那一页,目光在“各宫”两个字上停留了片刻,然后抬头看向张公公:“张公公,你说各宫的灯具都检修完毕了?”
张公公心里一紧,却还是硬着头皮点头:“是,主子,都检修完了。”
“哦?”苏清颜的声音带着几分疑惑,“可我刚才听西六宫的宫女说,她们宫里的一盏宫灯坏了,还没修好,怎么你这里记录的是‘无损坏’?”
张公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没想到苏清颜会知道西六宫的灯具没检修,心里顿时慌了:“这……这可能是小太监忘了禀报,老奴……老奴再去核查一下……”
“不用了。”苏清颜放下档案册,声音冷了几分,“林太监,你现在就派人去西六宫看看,是不是有宫灯坏了。另外,去问问张公公手下的小太监,今天到底检修了哪些宫的灯具。”
“是!”林太监立刻让人去查。
张公公站在原地,浑身发抖,心里满是绝望——他知道,自己的谎言被拆穿了,苏清颜肯定不会轻饶他。
没过多久,派去的人回来了,禀报说:“回主子,西六宫有三盏宫灯坏了,还没检修;张公公手下的小太监说,今日只检修了东六宫的灯具,西六宫的没去。”
苏清颜看着张公公,语气冰冷:“张公公,你还有什么话说?故意虚报差事完成情况,欺骗主子,你说,该当何罪?”
张公公“扑通”一声跪下,连忙磕头:“主子饶命!老奴知错了!是老奴一时糊涂,才虚报了记录,求主子饶了老奴这一次吧!”
“一时糊涂?”苏清颜冷笑一声,“我看你不是一时糊涂,是故意的!你以为我看不出你打的什么主意?你跟李管事一样,都是德妃娘娘的人,见我推行新制,就故意作乱,是不是?”
张公公不敢承认,只是一个劲地磕头求饶:“老奴不敢!老奴只是一时疏忽,求主子饶命!”
苏清颜看着他,心里清楚,张公公是德妃余党的核心成员,若是再留着他,肯定还会作乱。但她也知道,现在处置张公公,还不是时候——她还没找到孙宫女和其他余党的证据,若是现在处置张公公,会打草惊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