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镇最大的会议室,今天被收拾得格外利索。地板拖得能照出人影,主席台上的红绒布崭新得有些刺眼,连角落里那盆常年半死不活的万年青,都被擦亮了叶子,精神抖擞地挺立着,仿佛一夜之间领悟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紧张、期待与廉价空气清新剂混合的味道。
镇长钱广博、副镇长牛建国等一众领导班子成员,正襟危坐于第一排,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挂着标准化的、热情洋溢的微笑,像是一排等待检阅的兵马俑。
林正坐在最后排的角落里,紧挨着嗡嗡作响的空调外机,像个误入会场的旁听生。这个位置很好,既能看清全场,又不会被任何人注意到。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白衬衫,双手放在膝盖上,掌心下,是那份耗尽了他一夜心血的报告,纸张的温度已经被他的体温捂热。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一声,又一声,沉重地敲打着胸腔。
会议开始了。
钱广博清了清嗓子,对着话筒,用一种饱含深情的语调,开始了汇报。他的声音浑厚而富有磁性,在会议室里回荡。
“尊敬的赵主任,各位省里来的领导,同志们!首先,我代表青云镇党委、政府,以及全镇十万人民,对调研组的莅临指导,表示最热烈、最诚挚的欢迎!”
掌声适时响起,热烈而整齐。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青云镇上下齐心,攻坚克难,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伟大胜利!全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着提升,人均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
钱广博的报告,是一篇完美的官样文章。数据详实——虽然没人知道真假;案例生动——虽然主角都是镇领导的亲戚;口号响亮——虽然喊完就忘。他描绘了一个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的青云镇,仿佛这里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不是一个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偏远乡镇。
林正低着头,看着自己报告封面上那张落鹰山村浑浊溪水的照片,觉得无比讽刺。
坐在主席台中央的省扶贫办副主任赵立东,始终面带微笑,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地点头,或者在本子上记下几笔。他约莫五十出头,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眼神温和,却又透着一种不易察觉的锐利。
林正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赵立东。他试图从那张平静的脸上,读出些什么。可赵立东的表情管理堪称教科书级别,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系统提示:检测到目标人物‘赵立东’,官气纯正,呈淡金色,无民怨黑气沾染。此人心中有民,言行如一。】
脑海中响起的声音,像一剂强心针,让林正狂跳的心,稍稍安定了一些。他攥着报告的手,又紧了紧。
钱广博的汇报终于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接下来,是其他几位副职的补充发言,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换着花样地歌功颂德。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会议室里的空气开始变得有些沉闷。后排的一些参会人员,已经开始眼皮打架。
林正却感觉自己的神经越绷越紧,像一根即将断裂的琴弦。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一旦进入下一个流程——实地考察,他将再无机会。那些被精心粉饰过的“示范点”,只会把领导的目光引向早已写好的剧本。
就在这时,赵立东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全场。
“感谢同志们的详细介绍,青云镇的工作,确实亮点纷呈。”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昏昏欲睡的会场瞬间安静下来。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不过,汇报材料上的东西,我们都看到了。今天下来,我们更想听一些……材料上没有的东西。有没有同志,想谈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或者,对我们的扶贫政策,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畅所欲言嘛。”
全场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假装在认真研究自己的笔记本,生怕被领导的目光捕捉到。谁都知道,这种时候,沉默是金。说成绩,那是领导的功劳;说困难,那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钱广博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他接过话筒:“赵主任,您看,我们青云镇的干部,都是些实干家,不太会说。工作中的困难嘛,肯定是有的,但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我们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他说得滴水不漏,巧妙地把问题又挡了回去。
赵立东笑了笑,没再追问,似乎准备结束这个环节。
就是现在!
林正的脑子里“嗡”的一声,所有的犹豫和恐惧,在这一刻被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勇气冲得烟消云散。他知道,如果现在不站起来,他会后悔一辈子。
他猛地站了起来。
椅子腿与地面摩擦,发出一声刺耳的“嘎吱”声。
这声突兀的噪音,像一块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池塘。瞬间,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到了后排那个不起眼的角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