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棉很快就适应了林家媳妇的身份。
她勤快、话少,眼里有活。
每天天不亮就跟着陈淑莲一起起床,把家里家外收拾得井井有条。
陈淑莲是越看这个儿媳妇越满意,心里那最后一点因为成分问题带来的疙瘩,也彻底烟消云散了。
她现在逢人就夸自家儿媳妇好,夸她手巧,夸她孝顺,夸她知道心疼人。
村里人看着苏棉那渐渐红润起来的脸蛋,和林家一天比一天好的光景,那些风言风语,也渐渐变成了羡慕。
“那苏棉真是命好,嫁给了林卫东,算是从泥潭里跳出来了。”
“什么命好,我看是林卫东有眼光。”
“这媳妇娶得值!”
林卫东的生活,也因为娶了媳妇,而变得更加名正言顺。
他依旧每天都去赶海,但收获的东西,不再需要偷偷摸摸。
他提着鱼虾回家,可以光明正大地对邻居说:
“给我媳妇补身子,太瘦了,压不住风。”
他把海鲜拿去镇上换了钱,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家里人说:
“给我媳妇扯新布料,买雪花膏,城里媳妇有的,咱也得有。”
一切,都有了一个完美的借口。
一个多月后,林家的日子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里的粮食缸装满了白面和大米,桌上顿顿能见到荤腥。
林卫东看着手头又攒下的一笔巨款,把下一个“家庭五年计划”提上了日程。
【钱是英雄胆,也是安家本。新手村的泥坯房住着,属实配不上我现在的等级了,该给基地升个级了。】
这天晚饭,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苏棉做的香喷喷的鱼汤面。
林卫东喝完最后一口汤,把碗重重放下,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
“爹,娘,我打算把家里的房子翻新一下。”
“咱盖新房。”
他这话一出,全家人都停下了筷子。
“盖新房?”
林解放皱起了眉头,本能地就想反对,手里的旱烟杆都捏紧了,
“好好的房子住着,盖什么新房?那得花多少钱?你这孩子,刚娶了媳妇,花钱就大手大脚的!败家!”
“爹,这钱不能省。”
林卫东的态度很坚决。
【就知道老头子第一个心疼钱。他的想法就是:能活就行,多花一分都是罪过。但现在不一样了。】
“咱家这泥坯房,住了几十年了。”
“夏天漏雨,冬天灌风。”
“以前咱们自己住,凑合就凑合了。”
他话锋一转,看向苏棉,
“现在我娶了媳妇,总不能还让棉棉跟着咱们一起住这漏风的破房子吧?传出去,人家不说咱家穷,要说我林卫东没本事,亏待媳妇。”
苏棉正低着头,被他这么一点名,脸瞬间红到了耳根,心里却像灌了蜜,甜丝丝的。
林卫东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豪气:
“我要盖,就盖青砖大瓦房!三间正房,两间厢房,再围个结结实实的大院子。”
“要让咱家,成为村里最气派的房子!”
“青砖大瓦房?!”
陈淑莲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石村,只有村委会是青砖盖的。普通人家,能有个不漏雨的泥坯房,就算不错了。
盖砖房,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卫东,你是不是发烧说胡话呢?那得是多大一笔钱啊!”
“娘,我没说胡话,清醒得很。”
林卫东胸有成竹,转身回屋,把那个交由苏棉保管的账本拿了出来。
苏棉的字写得娟秀工整,每一笔收入,每一笔开销,都记得清清楚楚。
“爹,娘,你们看。”
“这是咱们家现在的家底。”
“盖房子的钱,足够了。”
“盖完,还能剩下不少,够您和我爹养老,够弟弟妹妹读书。”
林解放和陈淑莲凑近账本,看清最后那个数字,两人一下子都愣住了,半晌没吭声。
他们这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这个儿子,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到底挣下了多么一份惊人的家业。
林解放沉默了许久,用力地嘬了两口旱烟,才长长叹了口气。
“既然钱够,你想盖,就盖吧。”
他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正好,让村里那些嚼舌根的人都看看,我林家的日子,不是他们能看扁的!”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晚上,苏棉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
她轻轻推了推身边的林卫东,小声地,带着她特有的抱怨式担忧开了口:
“你非要盖那么好的房子干什么呀?太招摇了,万一被人惦记上怎么办?我这几天拿着账本,心里都慌得很。”
林卫东翻了个身,一把将她搂进怀里,下巴抵着她的额头,在黑暗中低声笑道:
“怕什么。钱挣来就是花的。”
“我媳妇,就得住最好的房,过最好的日子。”
“天塌下来有我顶着,你安安稳稳给我管好账就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