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的第一声怒吼划破太行山夜空的同时,一封由陈更旅长亲自撰写的电报,也通过秘密电台,十万火急地射向了总部的窑洞。
窑洞指挥部内,油灯的火苗静静地跳动着,将几位首长的影子投在粗糙的墙壁上,拉得老长。
当译电员将那张薄薄的电文纸轻放在桌上时,窑洞里最后的交谈声也消失了。
死一样的寂静。
电文的内容,短得惊人。
“我旅独立技术装备研究所,已成功研制并试射新型远程压制性武器。”
“其威力巨大,结构简单,可大规模量产。”
“此武器之出现,或可改变我军火力不足之困局。”
“另,日军第一军十二万大军已完成集结,大战在即,我三八六旅已做好万全准备,请总部指示。”
一位首长下意识地捻灭了手里的烟头,火星烫到了手指也浑然不觉。
他拿起电报,视线在字里行间反复碾过,眉头深深地刻出几道沟壑。
“新型远程压制性武器?”
他的声音有些干涩。
“陈更这个家伙,搞什么名堂?我们最好的家底就是那几门75毫米步兵炮,从哪儿冒出来一个‘远程压制’?”
“会不会是林川那个小家伙?”另一位首长猜测道,声音里透着一股按捺不住的惊奇,“上次的‘望天猴’和近炸引信,就已经够吓人了。”
“陈更的判断,要信。”
坐在主位上的总指挥,手指在磨得发亮的地图桌上一下下地敲击着,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地图,看到了太行山的崇山峻岭。
“他陈更,不是个会放空炮的人。”
“他说‘威力巨大’,那就小不了。”
政委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异常凝重:“关键是后面这句,‘或可改变我军火力不足之困局’。”
这句话的分量,太重了。
重得像一座太行山,压在窑洞里每个人的心头。
火力不足!
这四个字,从红军时期开始,就像一道无法挣脱的枷锁,死死地捆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去填补那道鸿沟。
如果……真的有这么一种武器……
没有人说下去,但每个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
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将拥有和日军重炮旅团正面叫板的资格!
意味着血肉之躯,将不再是冲锋陷阵的唯一选择!
意味着在决战时刻,他们能召唤出真正的钢铁风暴,将敌人的防线撕成碎片!
“看来,我们都小看了三八六旅,小看了那个叫林川的年轻人。”
总指挥缓缓站起身,走到了那幅巨大的军事地图前。
地图上,代表日军第一军的红色箭头,如同一柄淬毒的利刃,刀锋直指太行山根据地的腹心。
十二万大军的压迫感,让窑洞里的空气都变得沉重起来。
“敌人这次是下了血本,铁了心要跟我们‘掀桌子’。”
总指挥的目光扫过地图,冷得像腊月的寒风。
“十二万大军,两个野战重炮兵旅团,这是要把我们连根拔起!”
他的手指,重重地落在了三八六旅的驻地位置上,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原本,我们的计划是,让三八六旅做一颗钉子,死死地钉在太行山,用我们最擅长的麻雀战,拖住敌人,消耗敌人。”
“为其他根据地和研究所的战略转移,争取时间。”
“但是现在……”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将日军的进攻路线和三八六旅的防区都圈了进去。
“陈更的这份电报,给了我们一个新的选择。”
“一个更大胆,也更冒险的选择!”
窑洞里的空气瞬间绷紧到了极点。
“命令!”
总指挥的声音陡然拔高,每个字都像铁锤砸在钢板上。
“第一!”
“立刻回电陈更!让他将新式武器的具体性能、射程、威力、预计月产量,用最高等级密电,立刻上报!”
“告诉他,总部将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他的所有行动!”
“第二!”
“命令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所有军区,停止一切次要军事行动,部队进入一级战备!”
“所有能抽调的兵力,向正太线、同蒲线秘密靠拢,从外围对日军第一军,形成反包围!”
“第三!”
“通知我们所有潜伏在敌人内部的情报人员,不惜代价,搞清楚日军两个重炮旅团的具体位置!”
政委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老总,您的意思是……”
“没错!”
总指挥猛地一拳砸在地图上,那眼神,如同一头被彻底唤醒的雄狮!
“鬼子想掀桌子,那我们就陪他玩一把大的!”
“他以为这是对我们一个旅的扫荡,那我们就把它变成我们整个华北八路军,对他们第一军的一场决战!”
“他想拔掉三八六旅这颗钉子,我们就让这颗钉子,变成一把狠狠扎进他心脏的尖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