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秋日清晨,空气里带着刀锋般的凛冽,每一次呼吸都让人精神一振,
与京城王家大院里那种温软截然不同。
县一中的上课铃声尖锐地划破了灰白色的晨雾,杨平安踩着最后一下铃声,不早不晚,正好踏进了高一(一)班的教室。
他身量极高,肩宽腿长,在一群普遍带着些营养不良痕迹的同学中间,简直鹤立鸡群。
身上那件旧棉布外套洗得泛了白,肘部甚至还打着同色的补丁,却丝毫掩不住他与周遭少年人截然不同的沉静气质。
那是一种超越年龄的、仿佛经历过岁月沉淀的沉稳,让他即便只是安静地坐在角落,也像一块磁石,
不断吸引着或好奇、或倾慕、或探究的目光。
重生归来,杨平安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时代一纸高中文凭的分量。
即便拥有前世记忆和灵泉空间这等不可思议的底牌,他对待学业依旧没有丝毫马虎。
长期饮用灵泉水不仅滋养了他的身体,更带来了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远超常人的思维敏捷,学习于他而言事半功倍,
但他内心深处始终绷着一根弦——知识,是这个时代明面上最硬、最无可指摘的通行证。
而另一个让他必须“按时上学”、规律作息的重大理由,此刻正坐在高中一年级的教室里。
他的四姐杨冬梅,这两年受益于灵泉水最多。
她本就生得清丽,如今更是被滋养得脱胎换骨。肌肤欺霜赛雪,在灰扑扑的校园里白得晃眼;
五官明艳灵动,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活的生气;身段也开始抽条,显露出少女初绽的婀娜韵致,
如同一枝在晨露中粲然绽放的芙蓉,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从她踏入县一中校门的第一天起,各种或明或暗的麻烦就没断过。
为此,杨平安不得不自觉担起“护花使者”的重任。
上学护送,放学等候,课间还要“不经意”地在高一教室外的走廊上徘徊那么一阵子。
他接近一米八的个头,刻意收敛却仍显冷峻的眼神,以及在县城半大少年圈子里隐约流传开的“不好惹”的名声,
确实让不少心思浮动、想凑上前搭话的男同学望而却步。
这情形,若是让京城那位为了守护妹妹甘愿自动降级、
号称“妹妹奴”的王建知道,恐怕会立刻将杨平安引为平生知己,大叹英雄所见略同。
课间时分,杨冬梅和几个要好的女伴一起出来透气,一眼就瞧见了倚在走廊尽头窗边的那道挺拔身影。
秋日的阳光透过玻璃,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浅金色的光晕,引得几个路过的女生忍不住偷偷多看几眼,脸颊微红。
“平安,给你!”杨冬梅像只快乐的小鸟,小跑着过去,变戏法似的从身后拿出一个红艳艳的西红柿。
这西红柿饱满水灵,表皮光滑得没有一丝瑕疵,在阳光下仿佛会发光,
一看就不是供销社里能买到的寻常货色——自然是杨平安假借去供销社购买之名,实则从自己空间地里摘取的精品。
杨平安伸手接过,没什么表情地咬了一口。
清甜微酸的汁液瞬间在口腔中爆开,带着空间出品特有的纯净生机。
“嗯。”他几口吃完,目光状似随意地朝四姐身后扫了一圈,
那几个原本蠢蠢欲动想凑过来的男同学立刻像被针扎了一下,缩着脖子溜回了教室。
“瞧你,整天板着张脸,跟个小老头似的,都把同学吓跑啦。”杨冬梅嗔怪地轻捶了他胳膊一下,
语气里却没有半分责怪,眼里满是依赖与笑意。
“清静。”杨平安言简意赅,手指一弹,将小小的绿色果蒂精准地投入了角落的簸箕里,“快上课了,回去。”
看着四姐轻盈雀跃的背影融入喧闹的人群,
他眼神里那点冰封般的冷峻才悄然化开,流露出些许不易察觉的柔和。守护家人,方式各有不同。
京城王建选择的是陪伴与退让,而他杨平安,选择的则是让自己不断成长,成为足以威慑一切不安定因素的存在。
天光尚未完全驱散夜色,杨家小院已经有了窸窣的动静。
杨大河一身利落的短打衣衫,在朦胧的晨曦中缓缓起势。
拳随声走,呼啸生风,步伐沉稳有力,一套融合了军体拳刚猛与长拳舒展的独门套路,被他打得虎虎生风,气势十足。
困扰他多年的伤病褪去,加上灵泉水的持续滋养,让他仿佛找回了当年在行伍间的那股子锐利精气神。
两趟拳打完,额头微见薄汗,气息却愈发绵长深远。他收势站立,目光如电,倏地射向倒座房那间单独的小屋。
“平安,起了!”
话音未落,小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杨平安一身同样利落的打扮走了出来,身姿挺拔如劲松,个头竟已与父亲杨大河一般高了。
为了练功方便,也为了保留一点私人空间,他当初主动选了这间离院门最近、相对独立的小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