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听着,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
那一刻,他的眼神有种温柔的光。
“原来这才是它该去的地方。”
他当即拍板:“可以。马上组建‘教育整合团队’,我亲自带。”
于是,《我的世界:教育版》项目正式启动。
在这个版本里,化学合成成了游戏中的新模块——
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室中模拟反应:
氢与氧结合生成水;碳与氧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甚至能安全地“引爆”实验,不用担心炸到天花板。
物理模块中,红石电路成了最好的导体教学工具:
学生通过搭建复杂电路网络,理解并联、串联、电流分配。
生物模块中,显微观察方块让学生能放大观察细胞、病毒、植物组织,
而地理模块中,世界地形数据库被接入,
学生能在《我的世界》里复刻真实地球地貌,
在虚拟教室中“行万里路”。
教育部门震惊了。
学生们从没这么积极过——
他们在游戏里自发分工、协作、讨论;
甚至有班级自制“知识副本”,
要求通关前必须答对题目才能解锁宝箱。
论坛上流传着一句话:
【《我的世界》救活了化学老师。】
各地家长也纷纷发帖:
【我家孩子自从玩了《我的世界》,
现在天天跟我讲碳的化合价,我快疯了。】
凌风看到这些反馈时,笑得格外放松。
他在团队群里发了一条语音:
“我们做游戏,不只是为了让人快乐。
还能让人变得更聪明,那才是真正的意义。”
与全国各地学校的合作计划一经落地,
很快就成了整个教育界的“示范样板”。
一开始,不了解的人以为——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游戏进课堂”活动,
没想到,它居然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的想象。
课堂上,不再是老师在黑板上画公式、学生在底下打哈欠,
而是孩子们围在电脑前兴奋地讨论:
“氢和氧能不能真的合成水?”
“红石能带几格电?串联和并联有什么区别?”
“我要建一个太阳系模型!地球得自转!”
学生们一个比一个起劲,
连老师都被他们的热情感染,
纷纷从“授课者”变成了“冒险同伴”。
而凌风这边,依旧坚持——
教育版完全免费,不收一分钱。
当这条消息传出,全网都震惊了。
“什么?免费?!”
“别人都想着怎么套学校的钱,他倒好,直接白给?”
可凌风只是淡淡一笑。
“这不是生意,这是种子。”
他知道,只要孩子们在游戏中找到了快乐与知识的结合,
那就是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于是,在没有任何官方指令、没有任何广告的情况下,
无数玩家自发投入到这场“教育革命”中来。
程序员、教师、玩家,甚至博士生、化学工程师——
他们全都成了《我的世界》的志愿者。
有人开发出完整的化学实验MOD,
让学生可以调配浓度、控制反应、观察沉淀颜色变化;
有人制作出地球生态MOD,
孩子们能亲眼看见植树造林如何改变气候;
还有人整合出中国历史文明MOD,
在游戏里复刻长城、故宫、兵马俑,
学生们一边探索,一边学习文化与地理。
更有趣的是,
这些志愿者并不是被利益驱动,
而是因为——他们真心热爱这个世界。
于是,《我的世界》的服务器彻底变了样。
在一片片像素土地上,
学校与学校之间自发建立“知识服务器联盟”;
孩子们互相参观、互相学习,
甚至发起“世界建筑奥赛”“科学实验创意赛”。
一所小学的老师激动地发了帖子:
【我的学生为了模拟岩浆冷却实验,
通宵搭了一个虚拟火山,还做了爆发动画。
第二天他们去考地理,全班满分。】
另一位化学老师发视频笑着说:
【我教了十年书,第一次看到学生主动问:
‘老师,氧化还原方程式能不能进游戏?’】
网上的评论区早已沸腾:
“这才是教育的未来!”
“前途无量不止在做游戏,他们在改写学习方式!”
“孩子们为了造反应堆自学量子物理,我都看傻了!”
新闻媒体也纷纷报道——
【从娱乐到教育,《我的世界》正在改变一代人的学习方式】
【游戏不再是沉迷的代名词,而是新知识的入口】
在这热浪中,《我的世界》的热度再次暴涨。
服务器在线人数翻了两倍,
全球下载量破纪录,连续八个月霸榜榜首。
老柠檬在直播里看着满屏的孩子玩家,笑得像个慈祥家长。
“你们啊,一个个都不去写作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