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传开的第三日,云霞关的夜,被盛大的篝火与喧嚣的人声点燃。
关内最大的校场上,数十堆篝火熊熊燃烧,映红了半边天,也映照着每一张劫后余生、洋溢着激动与喜悦的脸庞。
烤全羊的油脂滴落在火堆里,发出“滋滋”的诱人声响,浓郁肉香混合着粗粝烈酒的辛辣气息,在空气中肆意弥漫。
大坛大坛的美酒被拍开泥封,由后勤兵们抬着,源源不断地送到各个方阵前。
这是属于所有云霞关守军将士的夜晚,是鲜血与牺牲换来的、理应纵情宣泄的庆功时刻。
江蓠端坐在校场北侧临时搭建起来的主位之上,依旧是一身玄色常服,并未穿戴彰显身份的华丽铠甲。
他面前的长案上,也仅仅摆放着一壶清酒和几样简单的菜肴,与周围喧嚣热烈的气氛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但他坐在那里,本身就如同一座沉稳的山岳,无需任何外物衬托,便是全场的核心与支柱。
忠戟、张嶂等一众高级将领分坐两侧,个个面色通红,声若洪钟,互相敬酒,讲述着落鹰涧一战的惊险与畅快。
气氛热烈到了极点。
“弟兄们!”忠戟猛地站起身,端着一个粗陶海碗,里面烈酒晃荡,他运足中气,声音压过了全场的喧嚣,“这一碗,敬大将军运筹帷幄!
敬所有在落鹰涧奋勇杀敌、埋骨青山的弟兄们!
干!”
“敬大将军!敬阵亡的弟兄!
干!”
校场上,数千将士齐声呼应,声浪如潮,直冲云霄。
无数只酒碗被举起,带着悲壮与豪迈,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
江蓠也端起了面前的酒杯,他没有多言,只是将杯中清酒缓缓洒在身前的地面上,以祭英魂。
这个无声的动作,却让喧闹的校场瞬间安静了片刻,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他身上,带着更深的敬重。
祭奠之后,气氛重新热烈起来。忠戟又倒满一碗,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锁定了坐在将领席末位、相对安静的苏芷。
“这第二碗!”
忠戟大步走到苏芷面前,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感激与敬佩
“敬咱们的苏医官!
要不是苏医官看出北狄崽子们喝水喝出了毛病,又定下妙计,咱们别说打赢,能不能全须全尾地站在这里喝酒都难说!
苏医官,我老忠是个粗人,不会说话,总之,以后在云霞关,谁敢跟你过不去,先问过我老忠手里的戟答不答应!
我干了,你随意!”
说罢,他仰头,“咕咚咕咚”将那一海碗烈酒灌了下去,引得周围将士一片叫好。
苏芷被这突如其来的、直白的敬酒弄得有些措手不及。
她面前放的是一杯黄芪老先生特意为她准备的、用以代酒的温和药茶。
看着忠戟那豪迈的模样,以及周围所有将领和士兵们投来的、热切而感激的目光,她站起身,端起了那杯药茶。
“忠将军言重了。”
她的声音清亮,在一片粗豪的男声中显得格外清晰,“苏芷只是尽医者本分,略尽绵力。
此战大捷,全靠将军身先士卒,靠张嶂将军指挥若定,靠江将军运筹帷幄,更靠在座每一位弟兄舍生忘死。
这杯,我敬大家,敬云霞关所有的英雄!” 她举起杯,将杯中微苦的药茶一饮而尽。
她没有居功,反而将功劳归于所有人。这番得体又不失风骨的话语,再次赢得了满场好感。
将士们纷纷叫好,许多人都端碗遥敬。
“苏医官说得好!”
“敬苏医官!敬所有的英雄!”
气氛愈发高涨。
接下来,不断有将领和立了功的基层军官前来向江蓠和苏芷敬酒。
江蓠以茶代酒,浅酌即止,无人敢有异议。
而面对向苏芷敬酒的人,江蓠虽未明确阻拦,但那冷淡的目光偶尔扫过,便让一些想劝酒的莽撞汉子下意识地收敛了几分,只敢恭敬地表达谢意。
苏芷应对得体,以茶代酒,倒也无人勉强。
她看着眼前这群不久前还在血火中拼杀的汉子,此刻卸下重担,露出质朴甚至有些憨厚的笑容,心中也难免被这种纯粹的情绪所感染。
这就是她拼尽全力守护的东西,鲜活,真实,充满力量。
酒过三巡,校场上的气氛更加热烈。
有粗犷的军士跳起了充满力量的战舞,引来阵阵喝彩;
有人敲响了缴获的北狄皮鼓,鼓点激昂;
更多的人则是三五成群,勾肩搭背,大声唱着不成调却充满血性的边塞军歌,诉说着对家乡的思念,对胜利的骄傲,对未来的期盼。
苏芷悄悄退到了篝火光芒边缘的阴影处,靠着一处堆放辎重的木箱,微微松了口气。
这种过于喧嚣热烈的场合,对她而言,还是有些耗费心神。
脚步声靠近,带着一丝清冷的酒气。
苏芷抬头,看到江蓠不知何时也离开了主位,走到了她身边。
跳跃的火光在他深邃的眼底明灭,让他冷硬的轮廓柔和了许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