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在《汉书》里夸这段日子“政教明,法令行,边境安,四夷清,天下殷富,百姓康乐”,称之为“孝宣中兴”。
公元前49年,执政26年的刘询去世,享年43岁,成了汉朝第四个有庙号的皇帝(前面是刘邦、刘恒、刘彻)。
可惜他儿子刘奭登基后,娶了王政君,结果这皇后的侄子王莽后来篡了位,西汉就这么被“外戚”给作没了。
只能说,汉宣帝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巅峰,终究没扛过“坑爹”的后代啊。”
七玥:“这就没了?多少有点猝不及防啊…”
于是,她又打开了另一个大数据推荐的视频:
“要论中国历史上最会“憋大招”的皇帝,汉宣帝刘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这哥们儿开局就是地狱模式:
刚出生就蹲大牢,全家除了他全被“团灭”,好不容易熬到登基,还得看权臣脸色装乖宝宝。
可谁也没想到,这“监狱蹲出来的皇曾孙”,最后愣是把西汉拧成了“最强王者”,连《汉书》都得给他打五星好评。
一、:从“狱中小不点”到“街头扛把子”
公元前91年,刘询(那会儿还叫刘病已,听名就知道小时候多坎坷)在皇宫里哭着报到,身份是汉武帝的曾孙。
按剧本本该是“金孙”待遇,结果刚满月就撞上“巫蛊之祸”———
爷爷刘据被诬陷谋反,全家老少脑袋搬家,太奶奶卫子夫(就是卫青的姐姐)在后宫自缢明志。
满门抄斩的血雨里,这奶娃娃不知怎么就成了漏网之鱼,直接被扔进长安监狱,成了史上最年轻的“狱友”。
监狱里的日子,全靠“天使投资人”丙吉续命。
这位廷尉监见他可怜,偷偷找了俩女囚当“月嫂”,自己掏腰包买奶粉(古代版)、请大夫。
刘病已小时候体弱,好几次差点“断片”,全靠丙吉抱着他跟死神硬刚。
因为总生病,才得名“病已”,意思是“病魔退散”,这名字起得比现在的“招娣”还实在。
4岁那年,汉武帝听说“长安狱里有帝王气”,差点下令把监狱一锅端。
又是丙吉堵着门硬刚:
“皇曾孙在这儿!杀普通囚犯都不行,何况是您亲曾孙?”
就这么着,刘病已裹着小被子,在刀光里又捡回一命。
后来汉武帝大赦天下,总算把这曾孙记起来,挪到掖庭(皇家孤儿院)养着,才算正式上了“皇族户口本”。
在掖庭的日子,刘询没学过“帝王心术”,反倒成了长安街头的“孩子王”。
跟着市井少年斗鸡走狗,看遍了小贩的吆喝、官吏的刁难、百姓的疾苦。
用现在的话说,他是“从群众中来”,深知韭菜不好割———
这成了他后来治国的“隐藏技能”。
掖庭令张贺还给他牵了红线,16岁那年娶了小3岁的许平君,这姑娘后来成了他“故剑情深”的女主角,甜得穿越千年都齁人。
二、:被“空投”成皇帝?不,是演技派上线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去世,没留后代。
权臣霍光先挑了个昌邑王刘贺,结果这货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汉书》都嫌他能作),被霍光一巴掌扇下台。
国不可一日无君,丙吉和张贺赶紧推荐:
“狱里蹲过、街头混过的刘病已了解一下?”
17岁的刘询就这么被“空投”进未央宫,成了汉宣帝。
面对霍光这棵“参天大树”,他秒变“乖巧宝宝”:
霍光假惺惺要还权,他赶紧摆手:
“叔,您来您来,我还小。”
朝堂上对霍光毕恭毕敬,私下里却把“隐忍”刻进DNA———
毕竟,他太懂“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但在立皇后这事儿上,他硬气了一回。
大臣们全劝他娶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刘询不接茬,反手发了道诏书:
“我以前有把旧剑,虽然普通,但我贼想念它,谁能帮我找回来?”
大臣们秒懂:这哪是找剑,是想立糟糠妻许平君啊!
于是赶紧改口,许平君成了皇后。
这“故剑情深”的操作,成了史上最浪漫的“政治撒娇”,连唐朝诗人都酸了: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三、:忍到霍光下线,他直接开启“复仇+开挂”模式
许平君当皇后没几年,就被霍光老婆霍显买通御医毒死了(生孩子时下手,够狠)。
20岁的刘询攥紧拳头,表面却装作没事人,甚至娶了霍成君当新皇后———
没办法,霍光还活着,他得忍。
这一忍就是4年,直到霍光去世。
刘询先给足面子,以皇帝规格厚葬,转头就开始“拆霍家违建”:
1- 把霍光的侄孙霍山架空,军权交给自己人;
2- 把霍家的女婿、姐夫全调出京城,明升暗降;
3- 立他和许平君的儿子刘奭为太子,直接断了霍家的念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