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洛阳城郊,杜康酒厂的蒸馏车间里弥漫着浓郁的酒香。许辰跟着研学团走在参观通道上,透过玻璃看着不锈钢蒸馏塔缓缓运转——粉碎的高粱在发酵池里完成糖化,再被送入蒸馏塔,高温蒸汽将酒精度数提炼到60度以上,最后通过冷凝管变成清澈的高度酒,顺着管道流入储酒罐。
“传统发酵酒的酒精度最高只有15度左右,容易酸败,保存期短。”讲解员举着两杯酒对比,左边是浑浊的米酒,右边是清澈的高度白酒,“而蒸馏酒通过‘提醇去杂’,酒精度能达到50度以上,不仅口感更烈,还能长期保存,放得越久越香。”
许辰盯着蒸馏塔的冷凝装置,突然想起系统里的夏朝史料:夏朝初期,酿酒技术还停留在“谷物自然发酵”阶段,酿出的酒浑浊发酸,酒精度不足10度,别说长期保存,夏天放三天就会变质。史料里还记载了杜康的困境——他作为大禹手下的“酒正”(掌管酿酒的官员),多次因“酒品变质”被大禹问责,甚至差点被撤掉官职。
“要是让杜康看到蒸馏酿酒,他怕是能当场把自家的发酵缸全砸了!”许辰心里一动。系统立刻弹出杜康当前的时空坐标:此刻正是夏朝启元年,杜康在都城阳翟的酿酒作坊里,正对着一缸发酸的米酒发愁,大禹的使臣还在旁边催促“三日内必须酿出合格的酒,用于祭祀天地”。
“简直是完美的投射时机!”许辰快步走到车间角落,打开系统剪辑界面。为了让杜康能理解,他特意将现代蒸馏设备“本土化改造”:不锈钢蒸馏塔换成“陶土蒸馏罐”,电动加热改成“柴火加热”,冷凝管换成“竹管缠绕陶缸”,连控制温度的仪表都简化成“观察蒸汽密度的竹片”——所有材料都是夏朝能找到的陶、竹、木,核心原理却完全保留“蒸汽蒸馏、冷凝提醇”。
为了突出“降维打击”的效果,许辰在视频开头加了分屏对比:左边是杜康作坊里“浑浊发酸的米酒,三天变质”,右边是蒸馏酒“清澈透明,长期保存”,下方用甲骨文字体标注“古法酿糟,新法提醇,十里飘香”。解说词用夏朝口语化的短句,反复强调“柴火加热陶罐出蒸汽,竹管冷凝成好酒”,还特意插入“蒸馏步骤拆解”动画,把“发酵、蒸馏、冷凝、储存”四个环节做成简单易懂的示意图。
“定向投射到阳翟杜康酿酒作坊上空,目标人物锁定杜康,屏蔽使臣的干扰,确保他能专注看完全程。”许辰调整画面色调,使其带着古朴的土黄色,背景音乐换成了陶埙演奏的《大夏》曲调,“这样既符合夏朝的时代氛围,又能让杜康感受到‘天降祥瑞’的庄重感。”
【时空定位确认...投射通道稳定...视频信号传输中...投射成功!】
手机屏幕闪过一道琥珀色的光,视频文件瞬间消失。许辰望着车间里流淌的高度酒,仿佛能看到四千多年前的阳翟,那间简陋的酿酒作坊上空,正展开一块能改写中国酿酒史的巨大天幕。
***夏朝,阳翟都城,杜康的酿酒作坊。
杜康穿着粗麻布短衣,跪在地上,双手捧着一陶碗浑浊的米酒,脸色惨白。作坊里弥漫着酸味,十几个陶缸里的酒都已变质,酒液上漂浮着白色的霉点。大禹的使臣站在旁边,手里拿着青铜令牌,语气严厉:“杜康,三天后的祭天大典,陛下要用最好的酒祭祀天地。要是再酿不出合格的酒,你这‘酒正’的位置,怕是坐不稳了!”
杜康咬着牙,将碗里的米酒一饮而尽。酸涩的味道刺激着喉咙,他强忍着没吐出来——这已经是他这个月第五次酿酒失败了。夏朝的酿酒技术太原始,只能靠谷物自然发酵,一旦温度、湿度控制不好,酒就会酸败。尤其是夏天,高温让发酵过程加快,酒品变质的速度也更快。
“使臣大人,再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定能酿出好酒!”杜康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眼里满是不甘。他从少年时就跟着父亲学酿酒,一辈子都在和谷物、陶缸打交道,要是因为“酿不出好酒”被撤职,他还有什么颜面见列祖列宗?
使臣冷哼一声,转身就走:“陛下只给三天时间,你自己看着办!”
使臣走后,杜康瘫坐在陶缸旁,看着浑浊的酒液,心里像堵了块石头。作坊里的酿酒工匠也都低着头,没人敢说话——他们已经尝试了所有办法,换谷物、调水温、改发酵时间,可酿出的酒还是会变质。
就在这时,作坊上空突然亮起一道琥珀色的光芒,紧接着,一块巨大的天幕凭空铺开,将整个作坊都罩了进去。光芒里飘着细碎的酒雾,浓郁的酒香弥漫开来,比杜康酿过的任何一种酒都要醇厚。
“这是...天降祥瑞?”杜康猛地抬头,目光死死黏在天幕上。作坊里的工匠们吓得跪倒在地,以为是“神灵发怒”,只有杜康站着不动——他从那酒香里闻到了“好酒”的气息,那是他毕生追求的味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