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企业家李薇女士的深入交谈中,昭阳听到了“真正的成功,是任何时候都能安住当下”的观点。这句话彻底颠覆了她过去对成功的狭隘认知,让她豁然开朗地看到,修行与事业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彼此滋养。
李薇女士并没有立刻离开。她的车子停在寺外,人却随着清心师姐和昭阳,缓步走到了寺院后方的茶园。雨后的茶园青翠欲滴,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茶叶的清新气息。
“每次回来,都要来这里走走,”李薇深吸一口气,脸上带着满足,“感觉这里的每一片叶子,都还记得我。”
清心师姐微笑着示意昭阳一起在茶亭的石凳上坐下。李薇很自然地开始烧水、洁具,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专注的优雅,仿佛这不是在野外的茶亭,而是在一个极其重要的茶席上。
“昭阳,”李薇一边温杯,一边开口,声音平和而具有一种自然的吸引力,“清心师姐说,你之前在城里工作,做得很好,现在在整理村志,也做得很好。但心里,还有些关卡没过?”
昭阳没想到对方如此直接,她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面对这位既成功又平和的女性,她有种倾诉的欲望。“是的,李居士。我……我有时会困惑,留在这里,算不算一种逃避?追求内心的安宁,和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就,是不是只能二选一?”
这是盘旋在她心底许久的问题,也是她与母亲、与前同事、甚至与内心深处那个习惯了社会评价体系的自己之间,最大的分歧点。
水沸了,李薇娴熟地泡茶,将第一杯清亮的茶汤放在昭阳面前,茶香氤氲。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李薇的目光带着回忆的色彩,“五年前,我躺在病床上,公司因为一个重大决策失误,濒临破产,团队人心惶惶。那时我觉得,天塌了。我毕生追求的‘成功’大厦,一夜之间仿佛就要倾覆。那种感觉,不是痛苦,是彻底的虚空和恐惧。”
昭阳屏息听着,她能想象那种压力。
“后来到了这里,清心师姐什么大道理都没跟我讲,只是让我每天清晨去扫院子,去菜园摘菜,去听溪水流淌的声音。”李薇笑了笑,“起初,我烦躁无比,心里全是公司的事,扫个地都像是在浪费时间。但慢慢地,当我真的把注意力放在扫帚接触地面的沙沙声上,放在青菜叶子的露珠上,放在水流永不停歇的奔涌上时,我发现,心里的那些恐慌和噪音,竟然一点点安静下来了。”
她顿了顿,看着昭阳的眼睛,语气变得格外深沉:“有一天,我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我过去所以为的成功,是悬在遥远未来的一座空中楼阁,我拼命奔跑,却从未真正抵达,反而错过了沿途所有的风景,也耗尽了所有的力气。而真正的成功,或许根本就不在远方。”
昭阳的心被触动了一下,她想起自己曾经为了项目加班到凌晨,为了KPI焦虑失眠,永远在为下一个目标活着,却从未享受过当下。
李薇轻轻品了一口茶,继续说道:“我认为,真正的成功,是任何时候,都能安住当下的能力。”
“安住当下?”昭阳重复着这四个字,感觉其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对,”李薇肯定地点头,“是在谈判桌上,能全神贯注于对方的诉求和双方的共同利益,而不是被‘万一失败了怎么办’的恐惧吞噬;是在面对员工犯错时,能心平气和地指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被愤怒的情绪控制;是在享受闲暇时,能彻底放松,感受阳光、微风和茶香,而不是心里还惦记着未回复的邮件。”
“这意味着,你的内心有一个稳定的轴心。外界风浪再大,你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能做什么。你不会因为一时的顺境而得意忘形,也不会因为一时的逆境而自我怀疑。这种状态下的你,做出的决策更明智,与人相处更和谐,生活品质也更高。这,难道不是一种更根本、更珍贵的成功吗?”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咔嚓一声,打开了昭阳心中那把沉重的锁。她一直将修行视为对世俗成功的“放弃”或“替代”,但李薇却指出,修行所培育的“安住当下”的能力,恰恰是能够在世俗生活中创造出真正、可持续的成功的核心基石。
修行不是要你离开商场,而是教你在商战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静的心;
修行不是要你放弃责任,而是教你在履行责任时,不被压力压垮,不被情绪绑架;
修行与事业,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辅相成、彼此滋养的伙伴。
“所以,您回去后,公司……”昭阳忍不住追问。
李薇笑了,那是一种自信而从容的笑:“我回去后,用这种‘安住当下’的心态去处理烂摊子。不再焦虑结果,只是专注于解决好每一个当下出现的问题。神奇的是,公司不仅度过了危机,这几年发展的态势,比过去我拼命追逐的时候,还要稳健和健康。因为我不再被恐惧驱使着做出短视的决策,团队也因为我的稳定而变得更有凝聚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