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周志国的反扑
市纪委的谈话室比想象中逼仄。白墙白桌白椅子,灯光亮得刺眼,照得人心里发慌。林辰坐在椅子上,面前的玻璃杯里盛着温水,水面平静,却映出他眼底的红血丝——昨晚在医院守了父亲一夜,老人虽脱离危险,却仍在昏迷,医生说“能不能醒,看他自己的意志”。
对面的纪检干部姓黄,是周志国岳父以前的秘书,脸上没什么表情,手指在笔记本上敲得飞快。“林部长,我们再确认一遍,启航公司的资质是你特批的?”
“是省厅特批,有文件。”林辰的声音有点沙哑,从公文包里掏出复印件推过去,“我只是执行上级指示。”
“但你是评审组组长。”黄干部抬眼看他,目光像探照灯,“招标过程中,三家空壳公司围标,你当时为什么不制止?”
林辰的喉结动了动。他确实没制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默许了这场闹剧。那是他心里的刺,现在被人狠狠拔出来,带着血。“我发现后,第一时间要求整改,并扣了工程款。”他拿出手机,调出扣款凭证和停工通知,“这些都是证据。”
黄干部扫了眼手机,没接话,从文件袋里掏出份录音笔。“这是我们对王海涛的询问录音,你听听。”
按下播放键,王海涛的声音带着哭腔从里面钻出来:“是林辰让我这么做的!他说‘资质不够没关系,我帮你搞定评审’,还说事成之后给我介绍文化厅的项目……他虽然没收钱,但这是利益交换啊!”
林辰的手指猛地攥紧,玻璃杯在桌面上磕出轻响。“他撒谎!”他的声音陡然拔高,“招标会全程录像,有四十多双眼睛看着,我什么时候说过这种话?”
“录像只能证明你没当众说。”黄干部关掉录音笔,嘴角勾起抹冷笑,“但你默许围标是事实。林部长,默许就是纵容,纵容就是违规,这个道理你该懂。”
谈话持续了三个小时。黄干部翻来覆去地问,从招标流程到他和刘斌的关系,甚至连他父亲住院的费用都查了一遍。林辰像被扔进滚筒洗衣机,反复被揉拧、冲刷,直到头晕目眩,却仍要挺直脊背——他知道,一旦松口,就会被彻底撕碎。
走出纪委大楼时,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林辰站在台阶上,望着对面的常委楼,突然觉得那栋楼像头蛰伏的巨兽,正张着嘴等他掉进去。手机响了,是张涛。
“林部长,你没事吧?”张涛的声音透着“关切”,“部里开了个短会,大家都挺担心你的。我说你刚来不熟悉流程,可能被王总那小子骗了,大家都理解。”
林辰捏着手机,指节发白。“谢谢张部长关心。”
“谢啥,都是同事。”张涛笑了笑,“对了,纪委刚才来部里调文件,你之前审批的那些项目资料,我都给他们了。你放心,我跟他们说了,都是按程序办的,没别的问题。”
林辰的心沉了下去。那些文件里,有他为了推动惠民工程,特批的几个“简化流程”的项目——张涛把这些交上去,不是证明他“按程序办”,是暗示他“一手操作”,所有责任都该他扛。
“知道了。”林辰挂了电话,站在原地,突然觉得一阵冷。风卷着落叶打在他腿上,像群嘲笑的小鬼。他一直以为张涛只是圆滑,没想到能做得这么绝——周志国的反扑,比他想象中更狠。
下午,他去医院看父亲,护工说“上午有个姓陈的干部来探望,没留名字,只说让你小心”。林辰心里一动,掏出手机给陈阳打电话。陈阳是他在县委时的同事,去年调任市纪委副书记,两人一直有联系,却默契地没提过工作。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陈阳的声音压得很低:“在医院?”
“嗯。”
“出来说,我在住院部楼下的花坛边。”
林辰快步下楼,看到陈阳蹲在月季花丛旁,穿着件灰色风衣,正假装看手机。他走过去,蹲在他旁边,两人像两个逃课的学生。
“周志国想借这事把你赶出常委。”陈阳的声音没起伏,眼睛盯着手机屏幕,“他们找到了王海涛的围标证据,现在正逼着他咬你,说你收了好处。黄干部那边已经写好了初步报告,就等王海涛的‘口供’,就能报上去。”
林辰的手指攥进泥土里,冰凉的湿意顺着指尖爬上来。“王海涛会咬我吗?”
“不好说。”陈阳叹了口气,“周志国给他开了条件,只要他咬你,就帮他摆平资金链的问题,还能让他老婆的公司接老剧院的翻新工程。王海涛那种人,没什么底线。”他侧过头,看了林辰一眼,“你真没跟他有利益往来?”
林辰摇摇头。他想起王海涛扔给他的那个黑色布袋,金条在阳光下闪的光,像条吐信的蛇。“幸好没接。”
“没接就好。”陈阳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但默许围标这事儿,你确实脱不了干系。周志国要的不是查案,是把你拉下来,换他自己的人当宣传部长。你现在孤立无援,得想办法自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