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U盘里的阴影
电脑屏幕的光在林辰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像块被打碎的镜子。他的手指悬在鼠标上,距离那个标注着“高明”的文件夹只有几厘米,却像隔着条深不见底的河。指尖的温度一点点散去,变得和桌上的U盘一样冰凉。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文件夹。里面只有一个Excel表格,文件名简单粗暴——“抗旱水泵款明细”。表格里密密麻麻地列着采购记录:水泵型号、数量、报销单价、实际采购价……每一行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林辰的目光落在最后一行的汇总栏上,心脏猛地一缩:报销总价减去实际支出,正好差了50万。
备注栏里写着“设备损耗”,但附在后面的照片里,那些水泵崭新地立在田埂上,水管上的塑料膜都没撕掉,哪里有半点“损耗”的样子?表格最后还有几行小字,是周志国潦草的笔迹:“高书记指示,余款用于‘特殊慰问’,账目做平即可。”
林辰的手指在“实际采购价”那一栏划过,每台水泵的实际价格比报销价低了200元。他算过,老剧院偷换的钢筋,每根差价是500元,王海涛从中赚了多少,账本上记得明明白白。可高明这50万,去向却成了谜。
窗外的天渐渐亮了,晨雾从玻璃缝里钻进来,在桌面上凝成细小的水珠。林辰关掉表格,把U盘拔出来,攥在手心。U盘的棱角硌着掌纹,像父亲那串裂开的桃木珠,提醒他有些东西看着完整,内里早已藏着裂痕。
他去了高明的办公室。老书记正在看文件,晨光透过百叶窗,在他脸上割出几道阴影。看到林辰进来,高明放下笔,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刚想找你。周志国的案子,省纪委那边有新消息了。”
林辰没坐,把U盘放在桌上,推了过去。“高书记,这个您认识吧?”
高明的目光落在U盘上,瞳孔微微一缩,随即恢复了平静。他拿起U盘,在指尖转了转,像在掂量分量。“周志国留的‘后手’?”他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点疲惫,“我就知道他不会这么轻易认输。”
“这里面有您的记录。”林辰的声音有些干涩,“2018年抗旱,多报了50万水泵款,账目上写着‘设备损耗’,但实际……”
“实际没进国库。”高明打断他,语气坦然得让林辰意外。老书记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的梧桐树。树叶落得差不多了,光秃秃的枝桠指向天空,像双摊开的手。“那年夏天旱得厉害,三个月没下雨,田里的玉米全蔫了,村民们白天黑夜地守在水渠上,轮流抽水。”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回忆的温度:“有七个村民中暑倒在渠边,最严重的那个大爷,送到医院时体温快四十度,差点没抢救过来。还有水利局的技术人员,连续半个月没回家,在水泵房守着,有个小伙子累得从梯子上摔下来,腿骨裂了。”
高明转过身,看着林辰,眼神里没有躲闪:“那时候财政紧张,救灾款下得慢,我急得满嘴燎泡。跟周志国商量,能不能从项目款里先挪点,给村民治病,给加班的人发点补助。他说‘直接挪款不合规’,建议多报点采购价,把差额匀出来。”
“我知道这不合规矩,甚至可以算违纪。”老书记从抽屉里拿出个笔记本,翻开,里面夹着几张收据,“但那50万,一分没揣进任何人腰包。中暑的村民医药费花了12万,技术人员的补助发了8万,剩下的30万,全买了水泵配件和水管,拉到村里备用。这些收据,我留了三年。”
林辰接过笔记本,指尖抚过那些泛黄的收据。村民的签名歪歪扭扭,技术人员的领款单上按着红手印,每一笔都写着用途,清晰得像阳光下的水。他突然想起父亲住院时,高明常来探望,每次都塞给护工一个信封,说“给大爷买点营养品”,护工后来偷偷告诉他,“高书记给的钱,比工资还及时”。
那时候他只觉得是前辈关怀,现在才明白那些钱的来历——或许不是高明的工资,而是从某个“差额”里匀出来的心意。
“我知道你在纠结什么。”高明的声音温和,却带着重量,“你总觉得,做事情要么黑,要么白,要么干净,要么肮脏。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非黑即白?”他指着窗外的天空,晨光正从云层里钻出来,把云染成半金半灰,“就像这云彩,你说它是白的还是黑的?”
林辰没说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一直以为“清澈的抵抗”就是坚守绝对的干净,容不得半点污点。可高明的50万,像面镜子,照出他想法里的天真——现实不是清水,而是混着泥沙的河,有人在里面摸鱼,有人却在浑浊里守护着岸边的庄稼。
离开市委大楼,林辰去了医院。父亲正在晒太阳,护工在给他剪指甲。老人看到他,举起手里的苹果,意思是“给你留的”。林辰走过去,接过苹果,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漫过舌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