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跟他父亲动手,以致将拉架的老爸碰倒,这事震惊了向河渠。他让慧兰去喊周兵中午来喝酒,自己则去请周成庆。
周成庆,向河渠叫他为哥,其实这位哥只比老爸小十来岁,与向家非亲非故的,按农村习俗,叫老医生为哥到还差不多;可他母亲,那位镇江老太太却硬是让周成庆叫向河渠的母亲为姨;当然了,假如从向河渠的大伯父的年龄上排下来,大伯父要比周成庆大上十八九、头二十的,不管怎么的吧,向河渠就得叫他为哥了;累得只比向河渠小两岁的周兵也矮了一辈。周兵虽然从来没叫过向河渠为叔叔,他妻子美玉见了向河渠夫妻,每次都是“叔”“婶”不离口的。好在向河渠当长辈当多了,习以为常,喊了就答应,哪怕比他大了十岁八岁以致十几岁的男子汉们叫他表叔长表叔短的,从不感到有什么不妥。要知道他比最大的堂表兄要小三十九岁呢,那可是没出五服的亲戚。
周成庆父子不和,由来已久。自周兵母亲去世,周成庆与殷成惠好上后矛盾就来了。周兵总感到殷成惠这个老狐狸抢走了他爸,他爸呢让老狐狸迷住了,甩掉儿子了。就这么着,老是看他父亲和殷成惠不顺眼,经常指桑骂槐。在周成庆退休由谁顶替问题上明争暗斗了一场。
尽管从婚姻关系上说殷成惠的儿子也算是周成庆的儿子,但毕竟弟弟周华是嫡子,再加上周兵以拼命相威胁,最终让周华顶了替。假如是林生顶替的话,这父子俩,不,得加上周华是父子仨,矛盾闹到哪一步,还是个未知数吧?
说起来各有各的理由。在周兵看来,你老爷子跟老狐狸结婚也就算了,他也认了。谁让向河渠,他最要好的朋友劝他要面对现实呢。是的,听老人说要不是奶奶坚决不同意,他爸就娶上殷成惠了,那也就没有他周兵了。而今他妈没了,奶奶也没了,他爸为什么不能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算了,由他去吧。
他依了向河渠的劝,没有坚决反对这亲事,也没有象妹妹那样刁钻地调侃殷成惠:“我叫你奶奶呢,还是叫妈?”因为镇江老太跟殷成惠的丈夫年龄相仿,一直是平辈相处,论辈份周兵兄妹过去总是叫殷成惠为奶奶的。
周兵认为,不管怎么说,你老爷子是拿工资吃饭的,除开你老两口的吃用,总该对你的亲骨肉多少有点贴补吧?噢-——,一毛不拔,这就惹他上火了。周兵的妻子美玉呢,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见老爷子长年累月只顾东不顾西,啊,忘了说,周兵就住在姜林生西隔壁。于是就常常打鸡骂狗地说些不好听的话。
周成庆呢,也有他的想法:干嘛呢,老子将你们兄弟姐妹养活、拉扯大,容易吗?在那种年月里,你们三个,啊,不,是三个半,你妈病殃殃的,干不了活儿却少不了吃药要花钱,没将老子累死?现在你们都成家立业了,都有孩子了,还要老子养你们,老子得你们什么好处了,一个个只知伸手朝老子要,你们给过老子什么了?老子的责任已尽啦,不欠你们的,今后谁对老子好,老子就对谁好,你管得了么?凶,哼,几十年来老子怕过谁了?
也难怪周成庆向着姜家,殷成惠是他老婆固然是个因素,姜林生比周兵态度要好上好几倍。常言道打杀人要偿命,骗杀人不偿命,怎么着骗总比吓好吧?
向河渠其实内心是向着周兵的,因为殷成惠曾伙同二伯母欺侮母亲。那年头父亲刚从县监狱被释放回来,又被剥夺了行医的资格,与母亲种地为生。向河渠家的田东邻是二伯父家的,西邻就是殷成惠家,两家削田埂、毁庄稼,受尽了欺凌。父亲冤狱没昭雪,难以保护妻子,常嘱咐年方八九十来岁的向河渠姐弟看好母亲,别让母亲想不开寻死。这一节一直在向河渠心里堵着。后来随着父亲无罪结论的宣布,能行医了,又与人组成了诊所,后来改成医院,并当上院长,殷成惠才改变了态度。可母子子俩对殷成惠的看法一直没变。实事求是地说,在运动中父亲被揪斗期间,殷成惠没有挤石下井,而是热情如故,老娘却认为父亲与骚狐狸不清不白。周兵是从小到大的伙伴,又有同生共死的交情,内心向着周兵也就不奇怪了。
内心向着周兵,不等于赞同他对他父亲的态度。他多次跟周兵说做农活不指望别人接,做人家不指望别人贴,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开创。他说老头子不欠儿孙的债,该尽的责任已尽了,接济你是情份,不接济是应份。将你拉扯成人、娶亲安配,你欠他的,他不欠你的。今后的人生路你自己去走,他不包你一世。世界上有的国家,孩子长到十八周岁就有义务独立生活,父母不再实行供给制,连上大学、成家都得靠自己。
你与老头子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老人能料理自己时,他有权支配自己的一切,你无权干涉;他不能料理自己了,你有义务赡养他,那是你在还他抚养成人的债。你不养,是你在赖债不还,将受社会的谴责、法律的制裁。他说:“打个退后算盘吧,一是譬如他与你母亲一起走了,指望他什么?二是譬如象我爸,得了癌症,拿的那点工资能够他维持就谢天谢地,许多时候还不够,这情况落在你身上,你怎么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