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汉?”李云龙眉头一挑,握着枪的手松了松,“深更半夜的,你咋跑这儿来了?”
窑洞口的藤蔓被轻轻拨开,一个穿着打补丁棉袄的老汉探进头来,手里还拎着个布袋子,脸上满是局促:“俺……俺是来送点东西的。白天看着几个半大孩子在村东头捡电线,听他们说跟着队伍在这边落脚,俺想着山里冷,就拿了点红薯和玉米饼子过来。”
说着,王老汉把布袋子递了过来。赵小花赶紧接过去,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五个红薯和三块玉米饼子,还带着点温热。
“老汉,你这是……”林烽走上前,看着王老汉冻得通红的脸,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我们哪能要你的东西?你家里也不容易吧?”
王老汉摆了摆手,眼睛突然被窑洞里的灯光晃了一下,顿时愣住了——只见窑洞顶上挂着个玻璃泡子,正发出橘黄色的光,把整个窑洞照得亮堂堂的,比过年时点的灯笼还亮,而且没有一点烟味。
“这……这是啥?”王老汉指着灯泡,声音都有些发颤,“咋这么亮?还没点油灯?难不成是……是神仙显灵了?”
他这话一出口,战士们都笑了起来。李云龙拍了拍王老汉的肩膀:“老汉,你可别瞎想!这不是啥神仙显灵,是俺们弄的‘不用油的灯’,叫电灯!”
“电灯?”王老汉还是没明白,凑到灯泡底下,小心翼翼地摸了摸玻璃泡子,又赶紧缩回来,“不烫?还不用油?这咋可能啊?俺活了五十多年,就没见过这样的灯!”
小豆子也凑了过来,拉着林烽的衣角,仰着小脸问:“林顾问,这电灯是不是法术啊?就像戏文里说的,仙人一点,就能亮起来!”
“可不是嘛!”旁边的小胖子也跟着点头,“白天俺们捡电线的时候,还以为是废铜烂铁呢,没想到能弄出这么亮的灯,比法术还厉害!”
林烽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神,又看了看一脸震惊的王老汉,忍不住笑了:“这不是法术,是科学!”
“科学?”战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脸茫然。孔捷挠了挠头:“林顾问,这‘科学’是啥玩意儿?比俺们练的刀法还厉害?”
“科学啊,就是咱们认识世界的法子。”林烽指着灯泡,耐心解释,“你们看这电灯,里面有根钨丝,发电机转起来的时候,会产生电流,电流通过钨丝,就能发光发热。这都是有道理的,不是啥神仙鬼怪弄出来的。”
王老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那发电机又是啥?俺听着刚才好像有‘嗡嗡’的声音,是不是藏着啥活物啊?”
“哪有活物!”丁伟笑着指了指角落里的发电机,“就是个铁家伙,靠摇把手转起来发电。白天小豆子他们捡的电线,里面的铜丝缠成线圈,装在发电机里,一摇就能产生电流,再通过电线传到灯泡里,灯就亮了!”
王老汉走到发电机旁边,看着那个带着摇把手的铁家伙,又看了看连接着的电线,突然叹了口气:“俺以前总听镇上的先生说‘洋玩意儿’厉害,今天才算见着了!这科学,可比俺们拜菩萨管用多了!”
“可不是嘛!”李云龙拍了拍发电机,“以前晚上擦枪,总怕凑着篝火把枪油点着了,现在有了电灯,亮堂堂的,咋擦都放心!林顾问,你这科学,真是帮了大忙了!”
林烽笑了笑,又看向围过来的战士们:“其实这科学也不是啥难事儿,只要肯学,大家都能懂。以后咱们安稳下来,我想着办个‘军工夜校’,教大家认认图纸,学学简单的机械原理,还有发电、修枪这些手艺。咱们不光要会打仗,还得会搞生产,懂技术,这样才能长久!”
“军工夜校?”战士们眼睛一亮。王承柱立刻凑过来,搓着手说:“林顾问,那你能教俺怎么算炮弹的弹道不?俺想把炮打得更准!”
“俺也想学!”一个年轻的战士举手,“俺想修机枪,上次那挺民二四式卡壳,俺急得直冒汗,要是会修,就不用等老周了!”
“还有俺!俺想学制弹壳!”另一个战士也喊道,“咱们子弹不多了,要是能自己制弹壳,就不用怕没子弹打了!”
看着战士们踊跃的样子,林烽心里很高兴:“大家别急,只要夜校办起来,这些都能教!咱们一步一步来,先从基础的学起,比如认识铜丝、铁丝,知道发电机怎么用,慢慢再学难的。小豆子他们这些童子军,也能来学,认认字,学学算术,以后都是咱们队伍的好帮手!”
小豆子立刻欢呼起来:“太好了!俺要学算术,还要学怎么让电灯更亮!”
“俺要学修发电机!以后发电机坏了,俺就能修!”小胖子也跟着喊。
王老汉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忍不住感叹:“你们这队伍,真是不一样!不光能打仗,还教大伙学本事,俺们村里的娃,要是能跟着学,就好了!”
“老汉,要是你村里的娃愿意,以后也能来学!”林烽笑着说,“咱们办夜校,不光是为了队伍里的人,也是为了老乡们。大家都懂点科学,就不会再信那些封建迷信,日子才能过得更明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