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水棉被的巨大成功,像一针强心剂,让警卫营顶住了敌人一个营规模的疯狂反扑,还顺势打了个漂亮的反冲锋,歼敌八十余人。阵地前硝烟尚未散尽,战士们一边抢救伤员、加固工事,一边兴奋地议论着那神奇的“水甲”,士气空前高涨。
然而,作为队伍的“大管家”,林烽和丁伟却丝毫不敢放松。胜利固然可喜,但消耗也是实打实的。丁伟带着人紧张地清点着弹药消耗和剩余情况。
“营长,林科长,”丁伟拿着最新的清单,脸色比刚才打仗时还要凝重,“步枪弹和机枪弹消耗很大,但得益于之前的储备和缴获,目前还能维持。但是……迫击炮弹……快打光了!”
“什么?!”李云龙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快打光了?还剩多少?”
王承柱一脸苦相地跑过来,声音都带着哭腔:“营长……就……就剩3发了!刚才敌人冲锋队形密集,俺没忍住,多打了两发……就剩3发了!”
3发!对于一门在防御战中能发挥定海神针作用的迫击炮来说,这几乎等于宣告了它的“死刑”!没有炮弹的火炮,还不如一根烧火棍!
李云龙的火气蹭一下就上来了,指着王承柱的鼻子就骂:“你个败家子!老子怎么跟你说的?炮弹金贵!金贵!你当是石头子啊?说扔就扔!现在好了!咱这炮成摆设了!”
王承柱耷拉着脑袋,不敢吭声,心里委屈又懊悔。
孔捷连忙打圆场:“老李,消消气。柱子也是杀敌心切,刚才那种情况,炮火支援确实关键。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解决这3发炮弹的问题。”
“怎么解决?老子能变出来啊?”李云龙烦躁地抓着头发,“师部补给一点动静都没有!这穷乡僻壤的,上哪儿去找炮弹?”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看向了林烽。仿佛只要他在场,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林烽眉头紧锁,快速思考着。现造标准的迫击炮弹是绝对不可能的,那需要精密的铸造、加工和引信,远超目前的能力范围。但是……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他的目光扫过阵地,忽然看到几个战士正在收拾敌人遗弃的破烂武器,其中就有一些打空了的、锈迹斑斑的迫击炮弹壳。他又想起之前复装子弹和提纯黑火药的经验,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想法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也许……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林烽沉吟着开口,语气有些不确定,“但需要冒险,而且效果肯定不如原装炮弹。”
“啥办法?快说!”李云龙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吼吼地问。
“我们可以尝试……‘土法补弹’。”林烽解释道,“我看过那些空弹壳,底火和发射药包舱结构相对完整。我们缺的是战斗部和引信。”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我们可以用缴获的废铁,砸成碎屑,混合提纯后的黑火药,重新填充到空弹壳里,做成一个大型的‘土地雷’式的战斗部。虽然没有精确引信,只能靠撞击爆炸,威力也会打折扣,射程肯定也不如原装弹,但……总比没有强!至少爆炸后,铁屑横飞,对人员和轻目标还是有杀伤力的!”
“用铁屑和黑火药……填炮弹?”王承柱听得目瞪口呆,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老周却眼睛一亮:“哎!这个法子……说不定能行!就跟咱们做那个大手榴弹差不多,就是个大号的!”
李云龙琢磨了一下,管他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现在这情况,有总比没有强! “干!就这么干!需要啥?老子全力支持!需要多少空弹壳?” 林烽说:“越多越好!柱子,赶紧带人去阵地前面找!把所有能找到的空炮弹壳都捡回来!老周,准备黑火药和铁屑!要最细的铁屑,效果才好!小张,找工具,我们得想办法把弹壳口稍微扩大一点,方便填充!”
命令一下,所有人立刻行动起来。王承柱带着炮班的人,匍匐爬出阵地,在敌人尸体和弹坑间小心翼翼地搜寻着空弹壳。老周则带人支起小炉子,将收集来的废铁块烧红后锤砸,再磨成尽量细碎的铁屑,同时将提纯的黑火药准备好。小张则找来锉刀和小锤,尝试着处理弹壳口。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过程!黑火药敏感,铁屑摩擦容易产生火花,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爆炸。林烽亲自监督,反复强调安全:“动作一定要轻!慢慢来!远离火源!”
他们选择了一个远离主阵地的隐蔽凹地开展工作。首先是将空弹壳内残留的发射药小心倒出(这部分还可以再利用),然后清理干净。接着,用小锤和锉刀,极其小心地将弹壳口部稍微敲开扩口一点点。
最关键的一步是填充。先倒入一层黑火药作为底药,然后倒入混合了细铁屑的黑火药,一层一层,轻轻压实,但不能太紧,否则影响爆炸效果。最后再用湿泥土和木塞勉强封口。至于引信,根本无法解决,只能依靠炮弹落地时的撞击力来引爆底药,进而引发主装药爆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