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的浊浪被远远抛在身后,部队进入湖南境内,暂时摆脱了追兵,终于获得了一段宝贵的休整时间。连续的血战和急行军,让每个战士都疲惫到了极点。警卫营被安排在一个相对隐蔽的山村里驻扎下来,总算能睡个囫囵觉,吃顿热乎饭了。
休整的第一要务,就是清点家底,舔舐伤口。
营部设在一个祠堂里,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看着丁伟刚刚统计出来的数字,心情沉重而又复杂。
“营长,参谋长,”丁伟的声音有些沙哑,指着清单逐项汇报,“人员方面,咱们营从湘江边开始阻击时的满编240人,到现在……算上轻重伤员,还能动弹的,就剩下210人了。牺牲了22位同志,还有8位重伤员已经转移到后方医院,恐怕……很难再归队了。”
祠堂里的气氛顿时凝重起来。虽然早就知道伤亡惨重,但听到确切的数字,想到那些朝夕相处、不久前还生龙活虎的战友永远留在了对岸,每个人的心里都像压了块大石头。
李云龙沉默地摸出烟袋,吧嗒吧嗒地抽了两口,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晦暗不明:“都是好兵啊……记得把牺牲同志的名字、籍贯都统计清楚,抚恤工作一定要做好。”
“是。”丁伟沉重地点点头,继续道,“武器方面,咱们自己的枪,战斗中彻底损毁无法修复的有15支,主要是炸膛或者被重武器直接命中。但是……”
他话锋一转,语气稍微提高了一些:“得益于林科长……哦不,现在是林装备科长带队拼命修理维护,战斗期间咱们实际因故障彻底退出战斗的枪支很少。而且,最重要的是,咱们几次反击和最后打扫战场,缴获非常大!”
说到缴获,李云龙和孔捷的精神都微微一振。
丁伟指着清单后面,声音也带上了几分兴奋:“累计缴获各类步枪536支!虽然其中不少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完好的、稍作修理就能用的,占了一大半!轻机枪缴获了7挺,加上咱们自己原有的和林科长修好的,现在全营总共有10挺捷克式!就是有一挺在撤退时摔了一下,枪托裂了,需要修理。重机枪还是那2挺马克沁,状态良好。迫击炮新增1门,现在有3门了!炮弹还剩36发,都是宝贝疙瘩!”
“弹药方面,机枪子弹还剩2000发左右,步枪子弹比较充裕,有3100多发。粮食不多,只剩1000斤左右,省着吃还能撑几天。”
听着这一连串的数字,李云龙的脸色才渐渐由阴转晴,最后甚至忍不住咧开了嘴:“他娘的!这么一算,咱们虽然是惨胜,但这家底非但没打薄,反而厚实了不少啊!特别是这五百多支步枪!老子一个营都快能装备两个营了!”
孔捷也笑道:“是啊,老李。咱们现在是枪比人多,子弹也还算宽裕。这在咱们红军队伍里,可是头一份的富裕户了!”
“富了也不能露富!”李云龙立刻警觉起来,“师部首长们精着呢,要是知道咱们这么阔气,准得来打土豪!老丁,清单严格控制,除了上报的必要数字,具体的给老子捂严实点!”
丁伟会意地点头:“明白,营长。”
“走!”李云龙站起身,“去看看咱们的林大科长,现在该叫林装备科长了,又在鼓捣啥呢?这么多枪,得让他给咱们好好归置归置!”
此刻,林烽正带着他的技术团队(小张、刘二,还有师里刚给他配的两个有点文化、对机械感兴趣的年轻战士)在一片打谷场上忙得热火朝天。场地上堆满了缴获来的各式步枪,像一座小山。
他们的工作流程已经相当娴熟:小张负责登记造册,初步分类;刘二带着一个新兵负责初步清理泥沙和严重锈蚀;林烽和另一个有点基础的战士则负责精细检查和判定。
“这支,汉阳造,七成新,膛线还行,撞针有点磨损,换掉就能用!” “这支,老套筒,太老了,膛线都快磨平了,当训练枪都嫌费劲,归‘报废’类。” “这支中正式不错!几乎全新!估计是敌人补充的新兵还没捂热乎就送咱们了!好枪!” “这挺捷克式,就是枪托裂了,问题不大,拆下来,找木匠用铁箍加固一下,比新的还结实!”
林烽一边快速检查,一边大声吩咐着,声音虽然疲惫,却透着兴奋。看着这么多“原材料”,他就像一个厨师看到了琳琅满目的食材,脑子里已经在构思能做出多少道好菜。
李云龙三人走过来,看着这场面,都乐了。 “好家伙!林大科长,你这架势,比师部修械所还气派啊!”李云龙打趣道。
林烽抬起头,擦了把汗,笑道:“营长,参谋长,丁连长。你们来得正好。我正在分类呢。这些缴获的枪,良莠不齐,不能一股脑发下去。”
他指着分好的几堆:“这是我挑出来最好的大概两百支左右,保养一下,可以直接替换咱们战士手里那些膛线磨平、精度差的老旧枪支。剩下的里面,大概还有一百多支,需要不同程度的修理,问题都不大,给我点时间都能弄好。最后这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