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疙瘩兵工厂的机器日夜轰鸣,生产出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补充着部队,成为了周边区域红军的重要支撑点。它就像一颗悄然嵌入敌人眼皮底下的钉子,其存在和价值,终究难以完全瞒过敌人的耳目。
这天,师部通过内线传来紧急情报:敌军可能已经侦知我方在直罗镇附近建立了一个小型兵工厂,正筹划派遣一支精锐部队,意图进行偷袭破坏,妄图掐断我军的武器来源!
消息传到警卫团团部,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李云龙一拳砸在桌子上,眼中凶光毕露:“他娘的!狗日的鼻子真灵!敢打老子兵工厂的主意?老子崩了他的牙!”
孔捷比较冷静,分析道:“老李,兵工厂是我们的命根子,绝不能有失。但那里地形相对开阔,易攻难守,一旦被敌人摸近,后果不堪设想。”
丁伟点头:“必须立刻加强防御力量,制定周密的防御预案。工厂里的设备、技术人员,比一个团的装备还金贵。”
李云龙立刻派人叫来了林烽。林烽一听敌情,眉头也紧紧锁起。兵工厂是他的心血结晶,更是全军军工的希望所在,绝不容有失。
“林烽,你说说,该怎么守?”李云龙直接问道,“厂子里不能停工,但也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
林烽走到简易的沙盘前(现在团部条件好了,也有了沙盘),指着兵工厂所在的位置,沉思片刻,开口道:“团长,几位首长。兵工厂不能放弃,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我建议,立刻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构筑外围防御工事。立刻动员力量,在兵工厂外围挖掘一道三米深、两米宽的环形战壕,并设置铁丝网和鹿砦。战壕要形成交叉火力,关键节点上,设立四个坚固的机枪堡垒,把我们那几挺改良过的重机枪,尤其是牛大力那挺能打八百米的‘宝贝’,架设上去,形成远程火力控制和压制!”
“好!挖壕沟!架机枪!把咱们最好的家伙都亮出来!”李云龙立刻同意。
第二,成立专门的‘兵工厂护卫队’。”林烽继续道,“从全团抽调一百名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定的老兵,组成专职护卫队,由沈泉担任队长。护卫队不承担其他作战任务,只负责厂区的日夜警戒和防御作战。他们必须熟悉厂区周围每一寸地形,制定详细的防御和应急预案,并进行针对性训练。”
“可以!沈泉那小子心细,打仗也狠,让他守家老子放心!”李云龙点头。
第三,设备和技术人员转移预案。”林烽语气变得凝重,“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立刻在厂区后方山体内,秘密开挖一个或数个坚固的地下仓库或者山洞。一旦发现敌人大规模进攻,无法固守时,优先将最重要的精密设备(如膛线车床、铣床)、核心技术人员(周文海、老王师傅等)、以及库存的珍贵原材料和成品,迅速转移至地下隐蔽起来。哪怕厂房被毁,只要人和核心机器在,我们就能很快恢复生产!”
“地下仓库?这个主意好!”孔捷眼睛一亮,“狡兔三窟!不能让敌人一锅端了!”
第四,建立预警和通讯系统。”林烽最后补充,“在厂区外围制高点设立隐蔽观察哨,配备望远镜和信号枪。与团部、师部保持畅通的通讯联系(那台缴获的电台派上用场),一旦发现敌情,立即预警,并能及时请求支援。”
“好!就按你说的办!考虑得周全!”李云龙一拍板,“老子这就下令!全团停止一切非战斗任务,优先保障兵工厂防御建设!挖壕沟的挖壕沟,修工事的修工事,挖山洞的挖山洞!给你三天时间,必须给老子把兵工厂围成铁桶一般!”
命令一下,整个警卫团再次高速运转起来。这一次,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守护。
兵工厂外围顿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战士们挥汗如雨,轮番上阵,挖掘深壕,搬运土石。 “兄弟们加把劲!挖深点!让敌人有来无回!” “这边需要木料加固壕壁!” “铁丝网拉紧点!别留缝隙!”
工兵连的战士则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地点,开始向山体内部挖掘隐蔽仓库,力求坚固和隐蔽。
沈泉精心挑选了一百名老兵,组成了护卫队。他带着队员们反复勘察地形,划分防御区域,制定火力配置方案,甚至组织了几次防御演习。 “一班负责北面壕沟,重点是控制那个小高地!” “二班,你们的机枪哨位在这里,视野最好,给我盯死了!” “发现敌人,不要急着开火,放近了打,听命令!”
牛大力亲自带着人,将那几挺重机枪,尤其是他的心爱之作,小心翼翼地架设到了新修好的机枪堡垒里,反复调试射界,确保毫无死角。
厂区内的生产并未完全停止,但也加强了戒备。老师傅和学徒们一边干活,一边也提高了警惕。林烽安排将一些最重要的小型精密仪器和图纸资料,提前打包好,以便随时转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