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疙瘩兵工厂那支庞大的“蚂蚁搬家”队伍,历经了整整七天的艰苦跋涉,总算是有惊无险地将全部家当,一螺丝钉都没少地运抵了会宁地区附近一个临时选定的、相对隐蔽的山坳里。
人马甫一停下,甚至来不及好好喘口气,李云龙就扯着嗓子吆喝起来:“都别给老子躺下!技术科的,赶紧清点东西,看看咱们的宝贝疙瘩有没有被颠散了架!其他人,帮忙搭把手,先把帐篷支起来,给机器找个遮风挡雨的地儿!他娘的,这鬼地方,风咋比咱石疙瘩还大!”
战士们虽然累得快要散架,但听到团长的吼声,还是咬着牙爬起来忙碌。一时间,山坳里人声鼎沸,号子声、拆卸绳索声、检查设备的叮当声再次响成一片。
林烽和周文海带着技术骨干们,一头扎进堆积如山的物资里,开始紧张地查验。尤其是那几台核心机床和发电机,更是检查的重中之重。
“床身导轨完好!”
“主轴转动灵活,没问题!”
“发电机线圈无破损,谢天谢地!”
一声声汇报让林烽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周文海抹了把汗,脸上笑开了花:“嘿!林部长,你这打包的法子真管用!这么远的路,这些娇贵玩意儿愣是啥事没有!”
“是同志们心细,活儿干得扎实。”林烽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这次千里转进,充分证明了这支队伍的组织能力和执行力。
正当大家忙着安顿这个临时家园时,师部的通信员又骑着快马赶到了,送来了新的命令。
李云龙接过命令一看,眉毛就扬了起来:“啥?又要搬?”他差点跳起来,“这刚把屁股坐热乎!师部首长们是看咱老李太清闲了是吧?”
林烽接过命令仔细一看,却摇了摇头:“团长,不是让现在立刻搬。你看,命令上说,鉴于我军三大主力很快会师,形势会发生根本变化,为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支持长期作战,决定筹建一个规模更大、设施更完善、位置更安全稳定的永久性兵工厂。”
“永久性的?”李云龙凑过来,“在哪建?”
“命令上给出了几个备选区域,让我们派出得力干部,特别是懂技术、懂建设的,立即牵头进行实地勘察调研,首选区域是瓦窑堡周边,要求我们科学论证,尽快提交选址报告。”林烽解释道,“这不是简单的搬家,这是要给我们兵工厂安一个真正稳固的家啊!”
一听这个,李云龙的兴趣来了:“永久性的?好家伙!那得找个好地方!易守难攻,还得有山有水有树林……呸,是有水有燃料有材料!林烽,这活儿非你莫属,你带队去!”
“是,团长!”林烽立刻应道,“我这就组织人手,准备一下,明天一早就出发。”
“多带点人,带上枪,那边虽然现在是咱们的地盘,但保不齐有小股流匪或者白狗子的探子。”李云龙叮嘱道,“需要谁,你直接点将!”
“让沈泉带一个排的战士跟我去,负责警卫。技术方面,周工得去,他是老把式,懂厂房布局。苏工和陈工也最好去,化学工坊和子弹复装对水源和环境有要求。还需要个懂点地质或者挖煤的……”林烽沉吟道。
“挖煤的?咱们厂老马头不就是瓦窑堡那边的人吗?他爹好像就在小煤窑干过!”旁边正在帮忙整理图纸的赵小花插话道。
“对对对!老马头!把他叫上!”李云龙一拍脑袋。
林烽点点头:“还得有个文书,负责记录、画地形草图……小花同志,你也一起来吧。”
“我?”赵小花一愣,随即脸上掠过一丝惊喜,但马上又犹豫道,“可我……我是管档案的,这勘察选址……”
“正因为你管档案,心细,条理清楚,正好负责记录整理。”林烽笑道,“而且报告最后还得你帮忙誊写呢。”
“是!保证完成任务!”赵小花立刻挺直了腰板,脸上飞起两朵红云,赶紧低头假装整理手中的纸张。
李云龙瞅瞅林烽,又瞅瞅赵小花,嘿嘿笑了两声,被林烽瞪了一眼,才摸着鼻子走开了。
第二天一早,一支由干部、技术骨干、警卫战士组成的二十多人勘察小队,骑着骡马,带着干粮、水和测绘工具,离开了临时驻地,向着瓦窑堡方向进发。
一路上,沈泉带着战士们前后警戒,十分警惕。周文海和苏沐辰、陈思远则不时讨论着对地形、水源的初步看法。老马头显得有些激动,离家多年,如今以这种方式回来,让他话也多了起来,不停地介绍着瓦窑堡一带的风土人情和传说。
林烽则一边走,一边仔细观察着沿途的地形、地貌、植被和道路情况。
“林部长,你看这沟壑纵横的,真是个好地方啊!”沈泉指着前方一片支离破碎的黄土高原地貌,“藏下一个师都没问题!”
“易隐蔽是好,但交通也得考虑,以后咱们的原料运进来,产品运出去,不能光靠人挑马拉,最好能有骡马能走的便道,甚至将来能修简易路的地方。”林烽分析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