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机器的轰鸣声和铁锤的敲击声中飞逝,转眼就到了月底验收的日子。这一个月,瓦窑堡兵工厂就像一台刚刚经过精心调校的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咬合得越来越紧密,运转得越来越顺畅。那每日雷打不动的生产例会,成了解决大小问题的“急诊室”,无数个技术瓶颈和协作摩擦在这里产生,又在这里被迅速化解。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既紧张又期待的情绪。各车间主任们每天盯着自己的生产进度表,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既盼着验收那天能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又生怕最后关头出什么幺蛾子。
林烽更是几乎长在了厂里,眼窝深陷,但眼神却异常明亮。他每天都要把各车间的报表汇总核对,心里那本账算得清清楚楚。
终于,到了验收前一天。所有生产任务均已结束,产品也全部完成了最后的检验和整理。偌大的厂区仓库里,一排排新生产的步枪乌黑锃亮,一箱箱黄澄澄的子弹码放整齐,还有那二十多门仿制的迫击炮和一堆堆的炮弹,看得人眼花缭乱,心潮澎湃。
李云龙背着手,在仓库里溜达了好几圈,这摸摸那看看,咧着嘴想笑又使劲憋着,对旁边的政委 夏祖盛(新一团政委)小声嘀咕:“老夏,瞅瞅!这他娘的都是硬货啊!老子怎么感觉比当年端了小鬼子军火库还带劲!”
夏祖盛也难掩激动:“是啊,这是我们自己亲手造出来的!意义完全不同!”
当晚,林烽、苏沐辰、陈思远、周文海以及各车间主任,连夜进行最终的数据核对和质量抽检复验。油灯一直亮到了后半夜。
第二天一大早,师部派来的验收工作组就在师首长的亲自带领下,来到了瓦窑堡兵工厂。厂区内打扫得干干净净,工人们虽然脸上带着疲惫,但个个精神抖擞,列队欢迎。
简单的欢迎仪式后,验收直奔主题。工作组分成几个小组,深入各车间检查生产记录、工艺纪律和设备维护情况。最重要的环节,则是来到仓库,进行实物清点和质量抽检。
“开始清点!”随着师首长一声令下,后勤部门的战士和厂里的工人们一起动手。
“步枪,一、二、三、四……”清点声和报数声在仓库里回荡。
“子弹,第一箱,五百发满!第二箱,五百发满!……”
“迫击炮,一门、两门、三门……”
“炮弹,一箱五发,第一箱满!……”
林烽和李云龙等人陪在师首长身边,表面镇定,手心却都有些冒汗。
清点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最终,所有数据汇总到了师部工作组的统计员手里。他快速计算着,然后脸上露出惊讶又兴奋的表情,将最终的数字写在了一张纸上,递给了师首长。
师首长接过纸条,看了一眼,眉头微微一挑,随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所有紧张期待的人们,扬了扬手中的纸条,声音洪亮地宣布:
“现在我宣布,瓦窑堡兵工厂试生产首月,最终生产成果如下:
—— 生产各类步枪,共计:五百三十支!
—— 生产各类子弹,共计:三万两千发!
—— 生产仿制81mm迫击炮,共计:二十四门!
—— 生产迫击炮弹,共计:三百发!”
数字一经公布,现场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呼声和狂喜的欢呼声!
“五百三十支?!老天爷,咱们计划不是五百吗?”
“三万两千发子弹!我的娘诶!”
“炮也超了!二十四门!”
所有人都激动得难以自持,互相捶打着,庆祝着。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任务,这是大幅超额完成了任务!步枪和子弹超额均达到百分之六点七!迫击炮也多生产了四门!
李云龙直接蹦了起来,一把抢过那张纸,瞪大眼睛看了又看,然后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哈!好!好小子们!真他娘的给老子长脸!超额完成!还是大幅超额!老子看以后谁还敢说咱们游击队办不了大事!”
师首长笑着压压手,示意大家安静:“同志们,别急,还有更重要的好消息!”他看向旁边质量检验组的负责人。
质检组长立刻上前一步,大声报告:“报告首长!我质检组对本月所有产品进行了严格抽样检测!结果显示:产品综合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 所有抽检步枪射击性能良好,弹道稳定;子弹无哑火、无涨壳;迫击炮试射精度符合要求,炮弹爆炸率百分之百!”
合格率百分之九十八!
这个数字,甚至比超额完成产量更让人振奋!这意味着他们生产出来的,不是凑数的次品,而是真正可靠、能送上战场的优质军火!
“好!好啊!”师首长忍不住连连称赞,他走到林烽面前,用力握住他的手,“林烽同志,你们辛苦了!你们不仅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更是保证了极高的产品质量!这充分证明了你们的组织能力、技术水平和负责精神!我代表师部,向瓦窑堡兵工厂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