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左一点!再高一点!好!下落!”小豆子指挥若定,虽然年轻,但经过专项班的培训和之前的历练,显得颇为沉稳。
巨大的炮盾与炮架上的铰链和支架精准对位。
“插销!”
“固定螺栓!”
随着一声声口令,这块为火炮提供关键防护的“护心镜”被牢牢地安装到位。披上重甲的炮身,顿时显得更加威猛霸气。
“嘿!这下看着更带劲了!”一个年轻技工忍不住赞叹。
“那可不,这可是能挡住鬼子铁花生米的宝贝!”另一个接口道,语气里满是自豪。
第六天,点睛之笔。
安装瞄准镜、高低机、方向机等精密附件。小豆子和他组里的“高材生”们,此刻发挥了心细如发的特长。他们用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将周视瞄准镜安装到指定的基座上,反复调试其水平与归零。
“这个调节齿轮的间隙,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来。”小豆子一边操作,一边对组员强调,“差一点,打出去就可能偏出几十米!”
高低机和方向机的安装也同样精细,确保转动平滑,无卡滞,刻度清晰。这些部件如同巨兽的神经和感官,决定着它能否精准地噬咬目标。
第七天,最终校准与总检。
整个火炮的机械部分已经全部组装完毕,一个完整、威严、散发着冷峻工业美感的“41式-1型”105毫米榴弹炮,已然呈现在众人面前!
但这还不是结束。林烽亲自上阵,带领老周、小豆子等人,对火炮进行最后的全面校准。
检查炮身水平,调整瞄准镜光轴,测试高低射界和方向射界,检查所有紧固件,模拟后坐检查驻退复进机工作是否顺畅……
“炮口指向,归零校正完毕!”
“高低射界,-5度到+42度,符合设计!”
“方向射界,左右各25度,正常!”
“所有连接部位,无松动,无异常!”
一项项检测结果报出,所有人的脸上,疲惫都掩不住那越来越浓的喜悦和激动。
当最后一项检查完成,林烽放下手中的工具,缓缓直起身。他环视着眼前这尊由他和他的战友们,用智慧和汗水,从图纸变为现实的钢铁巨兽,心中百感交集。他伸出手,轻轻抚过冰凉的炮身,那坚实的触感,仿佛在回应他数月来的期盼。
“同志们!”林烽转过身,面向所有参与总装、以及闻讯赶来围在车间门口的其他工友和战士们,他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却带着无比的力量和自豪:
“我宣布——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门‘41式-1型’105毫米榴弹炮,总装完成,验收通过!”
“哗——!!!”
短暂的寂静后,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呐喊声如同火山爆发一般,瞬间席卷了整个车间,冲出了厂房,回荡在瓦窑堡的山谷之间!许多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跳着,笑着,眼泪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牛大力更是兴奋地一把抱起身边的小豆子转了好几个圈,吓得小豆子连连惊呼。
激动过后,老张拿着刚刚汇总的数据,高声宣读:
“全炮战斗状态重量:970斤!(约485公斤)”
“有效射程:米!”
这两个关键数据一公布,再次引来一片惊呼!
“我的老天爷,能打十一公里?!”牛大力眼睛瞪得像铜铃,“这他娘的,咱们在山这边,就能揍山那边的鬼子了?”
“重量控制得也比预想的好!”苏婉欣喜地说道,“虽然加了重型炮盾,但还在骡马能够牵引机动的范围内!”
林烽听着数据,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射程,已经远超他最初设定的、以日军主力野战炮为对标的目标!这充分证明了他们的设计路线和工艺水平是成功的!
不过,在极度的喜悦中,林烽依然保持着清醒。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语气平和而客观:
“同志们,我们取得了巨大的,堪称奇迹的成功!我们造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重炮!它的重量、它的射程,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准,足以让我们骄傲!”
他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我们仿制参考的德国原产Le.F.H.18型105毫米榴弹炮相比,我们在一些细节上,比如射程的极限、弹道的稳定性、以及大规模生产的工艺一致性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细微的差距。”
他目光扫过众人,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期待:“但这并不可怕,更不值得气馁!这恰恰说明,我们还有进步的空间,我们还有追赶的目标!我们从一无所有,到能造出这样的利器,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这股劲头,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用不了多久,我们不仅能追平,甚至能在某些方面,实现超越!”
“对!我们能行!”老周挥舞着拳头吼道。
“厂长说得对!咱们还能做得更好!”小豆子和年轻技工们群情激昂。
车间的灯火,将榴弹炮庞大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如同一个即将苏醒的巨人。首门“41式-1型”105毫米榴弹炮的组装完成,标志着瓦窑堡兵工厂,乃至整个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重武器制造领域,实现了一次从零到一的史诗性跨越!这条自主创新的道路虽然充满荆棘,但曙光已然刺破黑暗。接下来,便是等待着为这头钢铁巨兽,寻找一个最适合它的战场,让它发出石破天惊的第一声怒吼,用铁与火,向敌人宣告中国人民不屈的意志与强大的创造力!追赶的脚步不会停歇,胜利的信念,正如这冰冷的炮身一般,坚不可摧!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