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兵工厂的庆功会开得热火朝天。车间中央临时搭起的木桌上,摆着几坛老乡送来的地瓜烧,王老铁正举着粗瓷碗,嗓门震天响:同志们!为咱们的122加农炮首战告捷,干!
工人们齐声应和,碗碰得叮当响。
林烽被众人围在中间,脸上映着油灯的光。他刚抿了一口酒,牛大力就挤过来,咧着嘴道:厂长,您可真是神了!前线传来消息,说咱们那加农炮一响,小鬼子还以为是天兵天将呢!
什么天兵天将,唐忠祥推推眼镜,一本正经地纠正,那是科学计算与工艺精度的完美结合。根据弹道学原理...
得得得!王老铁一把搂住唐忠祥的脖子,唐大秀才,庆功会上就别念叨你那套公式了!要我说,就是厂长领着咱们,用铁锤砸出了个惊天雷!
众人哄笑声中,沈泉急匆匆从外面进来,摘下帽子拍打着身上的尘土:好消息!太岳军区又送来二十门加农炮的订单!各根据地听说咱们的炮能打十七公里,订单都快把收发室淹了!
林烽接过订单清单,眼睛一亮:正好,趁着大家都在,咱们把下半年的生产情况盘一盘。
他走到车间角落的一块大黑板前,拿起粉笔:来,都说说,这半年咱们干得怎么样?
我先来!王老铁一抹嘴,挺着胸膛站起来,105榴弹炮,月均10门,下半年总共60门!要不是材料供应及时,还能更多!
唐忠祥立即补充:而且质量稳步提升。根据前线反馈,咱们的榴弹炮在射程和精度上已经完全压制日军同类型火炮。
82毫米改良迫击炮,185门!牛大力抢着报数,现在每个连都抢着要,说比鬼子的掷弹筒强多了!
沈泉插话道:可不是嘛!上次386旅用一个排的迫击炮,愣是把鬼子一个中队压得抬不起头!
炮弹生产情况如何?林烽转向负责弹药车间的老师傅。
老师傅掏出个小本本,眯着眼念道:各类炮弹总计2.1万发。特别是为加农炮特制的流线型炮弹,现在月产已经能达到500发了。
林烽在黑板上飞快地写下数字,转身时眼中闪着光:同志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敲着黑板上的数据:重火力武器——就是榴弹炮和加农炮,已经能完全压制日军现役火炮!咱们从前是被动挨打,现在终于可以挺直腰板和鬼子硬碰硬了!
车间里顿时沸腾起来。一个年轻工人激动地问:厂长,咱们真的比鬼子的炮还厉害?
那还有假?王老铁抢过话头,就说那122加农炮,小鬼子最远的炮也只能打十二公里,咱们能打十七公里!这就好比打架,咱们的拳头比他们长一截,能打着他们,他们够不着咱们!
生动比喻引来一片笑声。
唐忠祥又忍不住科普:其实原理很简单,我们采用了加长身管,提高初速,配合流线型炮弹减少空气阻力...
说白了就是打得远又打得准!牛大力赶紧打断,生怕唐忠祥又开始长篇大论。
林烽笑着接过话头:更重要的是,在如此大的产量下,我们的原料自给率仍然保持100%!这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说到这个,负责炼钢的老张站起来,多亏了咱们改进的炼钢炉,现在月产优质钢已经达到50吨。还有回收队,从战场上捡回来的炮弹壳,经过重熔,质量比新的也不差!
可不是嘛!一个满脸烟灰的小伙子插嘴,我带着回收队,上次在战场上光炮弹壳就拉回来两马车!鬼子要是知道他们的炮弹壳被咱们做成炮弹打回去,非得气吐血不可!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沈泉趁机汇报:运输队现在也壮大了,有三十多辆卡车。不过厂长,现在订单这么多,得考虑扩大生产啊!
林烽点点头,目光扫过全场:同志们,现在的成绩确实令人振奋。但是...
他故意顿了顿,等大家都安静下来才继续说:小鬼子不会坐以待毙。据情报,日军已经在研制新型火炮。我们必须未雨绸缪。
怕什么!王老铁拍着胸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有新炮,咱们就造更好的!
说得好!林烽赞许地点头,不过光有勇气还不够。我考虑下一步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提高生产效率,二是研发新式武器,三是培养更多技术工人。
他转向唐忠祥:老唐,改进生产线的事交给你。能不能把月产量再提高三成?
唐忠祥扶了扶眼镜,认真地说:如果对现有生产线进行优化,重组工序,理论上可以提高35%的效率。不过需要改造部分设备...
需要什么尽管说!王老铁拍着胸脯,我们机加工车间全力配合!
炮弹生产也要跟上。林烽对弹药车间老师傅说,特别是穿甲弹,前线反映效果很好,要加大产量。
厂长放心!老师傅信心满满,现在工人们手艺都熟练了,月底前保证把产量提上来!
讨论正热烈,通讯员小跑着进来:厂长,总部来电,要求我们报送下半年生产总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