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灭之影”的消散,并未在普通民众间留下任何确切的痕迹。官方以罕见的、措辞模糊的“超大规模太阳风磁暴引发的全球性电磁及光学异常”作为解释,勉强安抚了公众的短暂恐慌。生活很快恢复了表面的平静,阳光依旧,车水马龙。
但在那无形的层面,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正如同地壳下的岩浆,汹涌奔腾。
“望辰基地”成为了这场变革最直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凯在经历了短暂的情绪宣泄后,迅速投入了更加繁重的工作。救援、修复、分析……以及最重要的,消化此战带来的“遗产”。
“监管者生命体征稳定,但意识活动极度低迷,陷入深度自我修复状态,无法预估苏醒时间。”
“林星阑女士生命无忧,精神力严重透支,处于自然休眠恢复期。”
“初步分析‘湮灭之影’残骸……其构成物质及能量形式完全超出数据库记载,正在尝试进行封存和极限隔离。”
一条条汇报传来,基调沉重,却又暗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振奋。他们活下来了,而且,他们并非毫无收获。
最大的收获,并非那些无法理解的残骸,而是林星阑在绝境中点燃的“星火网络”,以及她最后时刻对“湮灭之影”发起的、那匪夷所思的“定义覆盖”!
虽然网络在林星阑昏迷后暂时沉寂,但那瞬间的共鸣与连接,已经在无数潜在“节点”的灵魂深处烙下了印记。许多参与者事后回忆,都感觉在那短暂的时刻,自己的思维前所未有的清晰,灵感迸发,甚至有种与某种宏大存在连接的奇妙感觉。
这种“感觉”并未随着危机解除而完全消失,反而如同被唤醒的种子,开始在各自领域悄然生根发芽。
那位天才程序员,将他灵感迸发时构筑的防御算法进一步完善,其核心逻辑的优雅与高效,令整个团队叹为观止,这算法被迅速应用于升级地球轨道防御网络的核心防火墙。
那位王牌飞行员,其突破极限的机动数据被记录分析,成为了新一代战机操控系统和飞行员训练手册的重要参考,人类的空天战力在理念上悄然提升。
那位地质学家,其对地球能量脉络的模糊感知,为全球地质灾害预测和地热能开发提供了全新的、颠覆性的研究方向。
甚至那位流浪歌手,他那天抚慰人心的旋律被人录下上传网络,竟意外地形成了一种“治愈系”风潮,潜移默化地缓解着社会潜藏的焦虑情绪……
个体的、微小的突破,汇聚成了文明整体科技树的一次悄然“抽枝发芽”。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由内而外的进化,其潜力远比单纯获得几件外星武器更加深远。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那个依旧在微光书屋地下室里沉睡的女孩——林星阑。
一周后,林星阑悠悠转醒。
首先感受到的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仿佛蒙尘的明珠被拭去尘埃,又像是堵塞的河道被彻底疏通。她的意识变得更加清明,感知变得更加敏锐,甚至能隐约“听”到楼下老张爷爷缓慢的心跳声,能“看”到空气中尘埃漂浮的轨迹。手腕上的银色手环温顺地贴合着她的皮肤,不再有灼热感,而是如同她身体自然延伸出的一部分。
她回忆起昏迷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回忆起自己将全部信念化作信息,刺向那黑暗核心的感觉……那不是幻觉,她真的做到了!
一种明悟在她心中升起。她的能力,不仅仅是感知和协调,更是一种对“信息”,对“定义”,甚至对微弱“规则”的干涉力!她是“奇点”,是变量,是能够撬动既定现实支点的那个……不确定因素!
“你醒了。”
温和的声音响起,陈默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气息也比以往虚弱,但眼神却更加深邃,仿佛承载了更多的星光与秘密。他走到床边,仔细看了看林星阑的气色,微微点头:“看来,破而后立,你的收获比我预想的更大。”
“陈默!你没事吧?”林星阑关切地问,她能感觉到陈默的状态并不好。
“消耗过大,需要时间恢复。无妨。”陈默摆摆手,目光落在她的手腕上,“重要的是你。星阑,你最后那一刻的‘定义覆盖’,已经触碰到了‘信息奇点’真正的核心力量。那不是简单的精神干扰,而是……对现实层面的微弱编纂。”
林星阑似懂非懂,但她能感觉到自己体内那股力量质的变化。
“接下来,你需要学习的,是如何在日常状态下,更精细地掌控这种力量。”陈默继续说道,“不是每次都需要燃烧生命去对抗强敌。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种力量,用于滋养和引导。”
他指了指上方,意指那个虽然沉寂,但已然存在的“星火网络”。
“你需要学会,在非战斗状态下,如何作为一个稳定的‘核心’,持续地、温和地与网络中的节点共鸣,引导他们的潜能自然生长,协调他们的力量,甚至……在未来,通过这个网络,将整个人类文明的智慧与意志,更高效地凝聚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