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魂幽光”的湮灭,如同拔除了扎在文明躯壳上最后一道阴寒的毒刺。地球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连空气都变得轻盈了几分。阳光毫无阻碍地洒满大地,抚慰着经历连番浩劫的山川河流与城市街巷。
“望辰基地”和月球基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修复与建设期。在“文明种子”持续不断的滋养与优化下,受损设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新的战舰在船坞中如雨后春笋般成型,其技术含量与能量效率,已隐隐超越了“寂静之心”残骸所展现的水平。一种内敛而磅礴的自信,开始在知情者心中生根发芽。
林星阑成为了这种变化的绝对核心。她不再需要刻意冥想或引导,与“星火网络”的连接已成为她存在的本能,如同呼吸一般自然。她行走在滨海市的街道上,能清晰地“听”到这座城市,乃至整个星球平稳而有力的“心跳”。每一个节点的状态,每一份潜能的萌发,都在她心间流淌。她的力量愈发深邃,却也愈发沉静,仿佛浩瀚的海洋,表面波澜不惊,内里却蕴藏着无穷能量。
陈默的恢复速度也远超预期。他惊讶地发现,林星阑那融合了亿万信念的“共生”之力,对他受损的意识和法则碎片有着奇异的温养效果。他不再仅仅是守护者,某种程度上,他也成为了这庞大网络的一个特殊“节点”,从中汲取着来自整个文明的、鲜活的生命力。
然而,就在这片看似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一丝极其隐晦、却无法忽视的“杂音”,开始悄然浮现。
最初,只是一些零星且模糊的报告。
一位参与“深空之眼”计划的天体物理学家,在分析一段来自奥尔特云外侧的背景辐射数据时,声称“听”到了一种若有若无的、仿佛星尘低语般的规律性波动。但当他试图记录并深入分析时,那波动却消失了,仪器未捕捉到任何异常。同事们认为他是因为长期高压工作产生了幻听。
紧接着,一位负责监控全球网络信息流的“星火”节点,一位顶级的网络安全专家,在过滤海量数据时,捕捉到几段极其短暂、加密方式前所未见、且内容完全无法解析的信息碎片。这些碎片如同幽灵般一闪而过,未能追溯来源,也未能复现。被标记为“未知干扰”存入数据库。
类似的事件,在短短数日内,于全球不同领域、互无关联的多个“星火”节点身上,发生了十余起。症状大同小异:感受到无法证实、无法记录的异常信息;产生短暂的、毫无来由的焦虑或亢奋;或者在睡梦中见到一些光怪陆离、无法理解的几何幻象。
这些事件太过细微和分散,并未引起“望辰基地”常规监控系统的警觉。但林星阑感觉到了。
她坐在微光书屋的窗边,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温热的茶杯边缘,眉头微蹙。
“陈默,”她轻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困扰,“网络里……好像混进了一些‘沙子’。”
陈默正翻阅着一份关于新型战舰能源核心的理论报告,闻言抬起头:“沙子?”
“嗯。”林星阑点了点头,眼神有些飘忽,似乎在努力捕捉着什么,“很细,很少,几乎感觉不到。但它们……不舒服。像优美的乐章里,偶尔蹦出几个不和谐的音符,虽然很快被淹没,但确实存在。”
她描述着那种感觉:“不是攻击,也不是探测。更像是一种……‘低语’。试图在潜意识层面,传递某种模糊的……概念?或者情绪?”
陈默放下报告,神色严肃起来。他走到林星阑身边,将手轻轻搭在她的肩膀上,一股温和的法则之力探入,协助她进行更精细的感知。
“能定位来源吗?或者分析其内容?”
林星阑闭上眼睛,全力感知了片刻,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太模糊了,就像风中飘来的陌生花香,你知道它存在,却找不到来自哪朵花,也说不清具体是什么味道。而且……”她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困惑,“这些‘低语’似乎……在避开我。当我刻意去追踪时,它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陈默的眼神变得锐利。“针对性渗透?目标是普通节点,而非你这个核心?”他沉吟道,“星骸议会……看来是换了种玩法。硬的不行,开始玩软刀子了。”
就在这时,凯的紧急通讯接了进来,全息投影上的他脸色不太好看。
“监管者,林星阑女士,我们可能遇到麻烦了。”凯的声音带着凝重,“三小时前,参与‘文明方舟’地下基因库设计的三位首席生物学家,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几乎同时提交了内容高度相似的‘优化方案’。该方案在理论上极具诱惑力,声称能大幅提升基因库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但其核心算法……经过‘观察者’初步推演,存在一个极其隐蔽的逻辑后门,一旦实施,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引发不可控的基因崩溃。”
陈默和林星阑的脸色同时一变。
“他们提交方案时状态如何?”陈默立刻追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