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指尖离开那株草芽,微风掠过校场边缘的荒地,嫩叶轻轻晃了。他站起身,目光从远处归营的队伍收回,转身朝主城方向走去。
脚下的黄土渐渐被青石铺道取代,两侧哨塔林立,巡逻兵影交错。他一路未语,穿过三重门禁,走入地下密殿入口。石门闭合的闷响在身后落下,空气骤然沉静。
云姬已在阵心等候。她站在青铜罗盘旁,手指轻点台面,一串符纹缓缓流转。听见脚步声,她抬眼看了过来,没说话,只是微微颔首。
“刚才在军营,植物精灵有片刻震颤。”李文走近,声音不高,“不是受惊,像……某种回应。”
云姬眸光微动:“我正想去找你。刚才推演时,忽然想到一件事——空间裂隙的开合,和生命生长的节奏,或许存在共频。”
李文一顿:“你说什么?”
“你看。”她指尖划过投影,一道波形图浮现,起伏平缓,像是呼吸。“这是昨日记录的空间波动曲线。而这是麦田精灵成熟周期的生命律动。”她调出第二条线,两者并列。
起初看似无关,但当她将第二条曲线做了一次相位偏移后,两者的峰谷竟开始隐隐对齐。
“每隔七十二刻钟,空间褶皱最稳定的时候,恰好是植物完成一轮养分输送的节点。”她低声说,“我们一直把信念之力当作能量洪流去引导,可它其实更像一种生长过程——需要扎根、蔓延、破土。”
李文盯着那两条线,沉默片刻:“你是说,我们不该用符阵强行打通通道,而是该让它自己‘长’过去?”
“就像根系找水。”云姬点头,“不是撞开岩石,是顺着缝隙探进去。”
李文深吸一口气,走到罗盘另一侧。他伸手调出秘术模型,原本刚硬的符文链条如铁索般横贯虚空节点,粗暴连接两端。
“如果改用活体结构呢?”他说,“让信念之力像藤蔓一样,一边感知空间稳定性,一边延伸。”
云姬眼神一亮:“可以。我把空间感知模块嵌入引导路径前端,每前进一段,先探测下一节是否安全,再决定是否继续延伸。”
两人不再多言,立刻动手。李文取出气运晶核,注入一丝本源之力,启动重构协议。云姬则闭目凝神,以意念牵引星图残卷中的空间法则,在符阵中植入动态反馈机制。
时间一点点过去,密殿内只剩下低频嗡鸣与偶尔响起的符文校准提示音。
三个时辰后,新的模型初步成型。
这一次的符阵不再是固定的几何图形,而是呈现出类似枝干分叉的拓扑结构,每一节都带有独立判断模块,能根据实时空间状态调整前进方向。
“试试模拟运行。”李文说。
云姬点头,启动测试程序。青铜罗盘中央浮现出一片虚影,代表信念之力的光流缓缓涌出,沿着新生的“根系”向前推进。
起初平稳,光流顺着预设路径,逐段验证空间节点的稳定性。每通过一节,后续路径便自动延展一截,如同活物呼吸。
“同步率百分之八十九。”云姬看着数据面板,“比之前高了二十个百分点。”
李文盯着屏幕,眉头却未松:“还没到临界点。”
话音刚落,异变突生。
光流行至第七个节点时,空间涨落出现微小偏差,虽在容差范围内,但新系统误判为危险信号,立即触发回缩机制。这一退,反而打乱了整体节奏,导致后方能量堆积。
警报铃轻响,密殿顶部的监测环闪起红光。
“节点四出现反向压强!”云姬迅速调出断面图,“再持续三秒就会形成逆流撕裂!”
她抬手结印,启动备用封印阵。一圈淡蓝色光环自地面升起,将核心区域包裹其中。与此同时,她将自己的精神力注入控制系统,强行稳住震荡频率。
李文几乎同时行动。他拍地一声,唤来三名智慧型植物精灵。它们身形矮小,叶片泛着柔和绿意,迅速围绕阵眼组成三角阵型,释放出温和的生命能量。
这股气息不强,却极为稳定,像春雨渗入干涸土地,悄然中和着紊乱的气机。
五息之后,压力归零。警报解除,红光熄灭。
两人同时松了口气。
“问题不在结构。”李文抹了把额角细汗,“而在时间差。”
“信念潮汐的输出节奏,和空间涨落的自然周期没有完全对齐。”云姬睁开眼,声音略显疲惫,“我们让系统太敏感了,一点波动就退,反而破坏了连续性。”
“那就加个缓冲层。”李文思索片刻,“别让它立刻反应。设定一个延迟窗口,比如五息之内波动回归正常,就不触发规避。”
“还要加入预测算法。”云姬补充,“利用前几个节点的数据,预判下一个空间状态的趋势,提前调整步伐。”
两人再次投入修改。这一次,他们不再急于运行全模,而是逐段验证每个决策模块的响应逻辑。
又过了两个时辰,新版模型终于定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