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中心的晨光比往日来得更热闹些。清晨七点半,“星砚·绣居”的展位已基本布置完毕。浅杏色的展台背景墙前,三套核心新品依次陈列——玉兰纹样的棉麻桌布铺在胡桃木长桌上,边缘垂落的流苏随空调风轻轻晃动;同系列的靠垫斜倚在米色沙发上,绣线在晨光里泛着细腻的光泽;最显眼的是悬挂在中央的窗帘样品,半透的棉麻面料上,玉兰花瓣从浅白到米黄的渐变过渡自然,仿佛将春日清晨的庭院光景缩印在了布料上。
苏晚星蹲在展台角落,伸手将桌布边缘的褶皱轻轻抚平,指尖触到绣线时,还能感受到机器刺绣时留下的细微纹理。“顾总,客户李总的团队已经到展会门口了,说想提前过来看看样品。”陈宇拿着平板电脑快步走过来,屏幕上显示着实时更新的参展商签到名单,“另外,刚才路过隔壁‘锦程家居’的展位,他们也在陈列新品,用的也是棉麻面料,图案是海棠花,风格跟咱们有点像。”
顾砚深正帮林薇调整窗帘的悬挂高度,闻言抬头朝隔壁展位的方向看了一眼——隔着十几米的距离,能看到对方展位用深棕色背景墙,陈列的产品确实以棉麻材质为主。“先接待李总,”他抬手看了眼腕表,“他们是咱们的核心客户,这次展会也是想通过他们的反馈,看看市场对‘星砚·绣居’的接受度。至于竞品,正常参展就行,咱们的核心优势是纹样的精细度和染色工艺,这些不是轻易能复制的。”
说话间,李总带着两名团队成员走进了展位。他一眼就看到了中央悬挂的窗帘,快步走过去,伸手轻轻抚摸面料:“顾总,苏经理,你们这新品比之前试产的样品还要精致啊!你看这花瓣的渐变,在不同光线下颜色还能有细微变化,这染色工艺不简单。”
苏晚星笑着递过一本产品手册,手册里夹着色卡和面料小样:“李总,这是我们专门针对展会做的细节优化——染色时增加了一道‘柔光固色’工序,既能保留棉麻的透气感,又能让颜色在不同光线下保持均匀。您手里的窗帘样品,每片花瓣的绣线密度都达到了每厘米8针,比普通刺绣高出3针,所以纹理才会这么清晰。”
李总翻动手册,目光落在“生产工艺”那一页的参数表上,忍不住点头:“你们做事是真细致,连面料的经纬度密度、绣针型号都标注得这么清楚。我们采购部的同事刚才还在说,要是所有供应商都像你们这样透明,我们后续的品控工作能省不少事。”
就在这时,展位入口处突然传来一阵不小的骚动。一名穿着深色西装的中年男人带着两名工作人员走了进来,径直走到陈列的桌布前,手指点着上面的玉兰纹样,语气带着几分强硬:“你们这‘星砚·绣居’的新品,是不是抄袭了我们‘锦程家居’的设计?我手里有去年我们提交的设计专利,图案风格、面料选择跟你们这几款产品高度相似。”
顾砚深和苏晚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顾砚深上前一步,语气保持平静:“这位先生,请问您是?我们的设计从概念构思到纹样定稿,都是团队独立完成的,有完整的设计过程记录,不存在抄袭一说。”
“我是锦程家居的总经理,姓张。”男人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摊开在展台上,“你们看,这是我们去年11月提交的‘木槿系列’设计专利,图案以花卉为主题,选用棉麻面料,主色调是浅杏色,跟你们现在陈列的产品是不是很像?你们的项目启动时间是今年3月,明显晚于我们的专利申请时间。”
周围已经有不少参展商和观众围了过来,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议论声渐渐大了起来。李总皱着眉凑过来看了看专利文件,又对比了一下桌布上的纹样,轻声对顾砚深说:“图案主题都是花卉,面料和颜色也确实相近,但细看纹样细节,还是有区别的——你们的是玉兰,他们的是木槿,花瓣形态不一样。”
苏晚星迅速冷静下来,她接过张总的专利文件,仔细翻看里面的设计图和专利说明,手指停在“纹样细节”那一页:“张总,您这份专利里的木槿纹样,花瓣边缘是锯齿状,而我们的玉兰纹样是圆弧状;另外,你们的绣线配色是浅粉加白色,我们的是浅杏加米黄,这两处核心细节明显不同。而且,我们有从今年1月开始的设计草图,每一次修改都有团队成员的签字确认,随时可以提供给您看。”
张总却不依不饶,提高了音量:“细节不一样又怎么样?整体风格、面料选择、市场定位都跟我们的‘木槿系列’高度重合,这就是变相抄袭!今天要是不给我们一个说法,我们就联系展会主办方,要求你们撤展,同时还会向知识产权局提交投诉材料。”
围观人群里的议论声更杂了,有人说“看着确实有点像”,也有人说“花卉主题的家居产品本来就多,不能算抄袭”。陈宇悄悄拉了拉顾砚深的衣角,低声说:“顾总,现在人越来越多,要是闹大了,对咱们的品牌影响不好。要不先跟张总去旁边的会议室沟通,避免在这里争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