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砚深将最后一页策略草案钉在会议室的白板上时,晨光恰好透过百叶窗,在“成本优化”与“研发创新”两个加粗标题上切出两道亮痕。桌上摊着三份文件——上周更新的财务明细、市场部刚提交的消费者调研数据,还有林溪连夜画完的“旧物新生”系列升级草图,纸页边缘还沾着未干的马克笔痕迹。苏晚星把刚打印好的供应商报价单按品类排开,指尖在“木材采购价较上月下降5%”的字样上顿了顿,抬头时正撞上顾砚深的目光,两人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紧绷后的松弛——距离上次解决原材料危机已过去一周,他们终于有时间坐下来,把零散的应对思路,拼成一套完整的破局策略。
“先从成本端开始吧。”顾砚深拿起白板笔,在“成本优化”下方画了三道横线,“上周和刘总敲定的木材长期供货协议,能让定制家具的原材料成本降8%,但这只是基础。我们得把成本控制拆成‘生产、库存、运营’三个板块,每个板块都要找到可落地的节点。”他侧身看向坐在对面的生产厂长老周,“老周,车间里的边角料统计好了吗?之前你说实木切割会产生30%的废料,这些能不能再利用?”
老周立刻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近三个月的废料数据:“顾总,我跟木工组的师傅们算了一周,发现60%的废料能改造成小物件——比如书桌的抽屉拉手、衣柜的挂衣杆,甚至可以拼成迷你置物架。之前这些废料都当垃圾处理,现在要是批量生产,既能减少废料处理费,还能做成‘旧物新生’的衍生周边,线上单独卖或者当赠品,都能增加客户粘性。”他翻到最后一页,附着一张手绘的置物架草图,“师傅们还说,要是设计部能出统一图纸,他们每周能多生产两百件,几乎不额外占用工时。”
苏晚星立刻拿起草图递给林溪:“这个思路好!林溪,你今天就和设计部对接,把周边产品的设计标准定下来,重点要和‘旧物新生’的风格统一,比如用同色系木蜡油,刻上我们的品牌logo。另外,库存方面,‘晚星集’的羊绒衫积压了两百多万的货,之前说的回收改造方案,现在要细化成具体流程。”她翻开库存报表,指尖划过不同尺码的库存数据,“我们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筛选出完好的库存衫,由工厂拆解成纱线,重新编织成小毯子、围巾,定价控制在两百元以内,走平价环保路线;第二步,针对有轻微瑕疵的库存,推出‘DIY改造包’,搭配染料、刺绣线和教程,让客户自己动手修改,既能降低退货率,还能打造话题度。”
张磊突然举起手,手里攥着一份线上运营成本表:“苏总,线上推广的成本也得砍。之前跟头部主播合作,一场直播的佣金加坑位费要十几万,转化率却只有2%。现在我们转做中腰部博主,虽然单个博主的流量少,但佣金只要5%,而且粉丝更精准——上周跟三个家居博主合作的‘定制家具避坑’短视频,播放量加起来破了百万,咨询量比之前多了40%。我建议把头部主播的预算砍掉70%,全部投给垂直领域的中腰部博主,再搭建我们自己的直播团队,每天在抖音、小红书播‘工厂实景’‘设计过程’,既能省成本,又能增强品牌可信度。”
顾砚深点点头,在白板上“运营成本”一栏写下“直播团队搭建”:“这个方案可行,但要注意节奏。自己的直播团队不用急着铺规模,先招两个有家居行业经验的主播,每天播两小时,重点展示车间生产、设计师和客户沟通的过程,让消费者看到‘定制’的真实感。另外,线下门店的成本也要优化,之前说要关掉亏损严重的门店,现在要确定具体名单——财务部把每个门店的租金、人工、销售额列出来,连续六个月净利润为负的,这个月就启动闭店流程,但核心城市的门店要保留,比如上海、北京的门店,要改造成‘体验中心’,减少陈列面积,增加设计咨询区,让客户能现场和设计师沟通方案,提高转化率。”
财务总监李姐推了推眼镜,手里的计算器按键声停了下来:“顾总,按这个方案算,下个月的运营成本能降15%,原材料成本降8%,库存周转效率能提高30%,净利润率有望回升到6%以上,回到安全线。但有个问题——研发投入要增加,之前说要推出更具创新性的产品,这部分预算从哪里来?”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研发创新”四个字上。顾砚深拿起林溪画的“旧物新生”升级草图,指着眼眶处的设计细节:“研发投入不能省,这是我们破局的关键。之前的‘旧物新生’计划,只是改造旧家具,但客户的需求不止于此——很多客户想把旧家具和新定制的家具搭配,但风格不统一。所以我们要推出‘新旧融合’定制服务,让设计师上门测量旧家具的尺寸、风格,再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新家具的款式,让新旧家具能无缝衔接。比如客户家里有一张旧实木餐桌,我们就设计同色系、同材质的餐椅,再搭配定制餐边柜,这样既满足了客户的情感需求,又能提高客单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