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星把刚整理好的《研发投入细化方案》在桌面上顿了顿,让边缘参差不齐的纸页对齐——这份方案她改了三版,从最初只列预算数字的简表,到现在附上市场调研数据、材料供应商清单和设计师分工表,纸页边角已经被反复翻阅的指尖磨出了浅白的毛边。窗外的阳光比昨天更盛,透过会议室的玻璃窗,在方案首页“研发总预算:380万”的加粗字样上镀了层金边,也照亮了她眼底的一丝郑重。
“人都到齐了,我们开始吧。”她抬眼看向坐在对面的人,设计部的六个核心成员都到了,林溪手里攥着本速写本,笔尖还夹着半截没削完的铅笔;负责服装线的设计师陈染抱着一摞面料样本,亚麻、羊绒、再生纤维的布料从臂弯里露出来,像是捧着一堆柔软的云朵;家居线的老设计师张诚则戴着老花镜,正低头翻看着自己提前做的材料笔记,钢笔在纸页上划出细碎的“沙沙”声。
苏晚星把方案推到桌子中间,指尖在“服装研发150万”和“家居研发230万”两个数字上轻轻点了点:“上周制定整体策略时,我们确定了研发是破局的关键,今天这份方案,就是要把‘关键’落到实处。先从服装线说起——‘晚星集’之前的羊绒衫太依赖基础款,在经济寒潮下,客户既想要性价比,又不想放弃设计感,所以我们的研发重点要放在‘功能性+情感价值’上。”
陈染立刻把怀里的面料样本摊开在桌上,不同纹理的布料在阳光下呈现出不同的光泽:“苏总,我这两周跑了三家面料厂,找到了两种适合的新材料。这种是‘再生羊绒混纺’,70%的再生羊绒来自旧毛衣回收,30%是新羊毛,成本比纯新羊绒低25%,但手感几乎没差别,而且更耐洗;还有这种‘温感面料’,接触皮肤会自动调节温度,冬天穿比普通羊绒衫暖和3-5度,特别适合北方市场。”她拿起一块浅灰色的再生羊绒混纺面料,递到苏晚星面前,“您摸一下,质感和我们之前用的纯羊绒几乎一样,而且做出来的衣服不容易起球,客户复购率肯定能提上来。”
苏晚星指尖抚过面料,柔软的触感里带着细微的肌理感,比想象中更扎实。她把面料递给旁边的林溪:“林溪,你从家居设计的角度看看,这种面料能不能和我们的‘新旧融合’家具搭配?比如客户买了再生羊绒的沙发套,再配一件同材质的羊绒衫,就能形成‘全屋质感统一’的搭配。”
林溪捏着面料反复摩挲,眼睛忽然亮了:“可以!而且这种再生材料特别契合我们‘旧物新生’的理念,我们可以在服装标签上印上‘这件衣服的羊绒来自3件旧毛衣的回收’,再配上家具废料改造的周边,比如用实木边角料做的纽扣、衣架,一套产品就能打出‘环保+统一风格’的组合拳。”她立刻翻开速写本,笔尖飞快地画起来,几分钟就勾勒出一个衣架的雏形——主体是实木废料打磨的圆弧杆,挂钩处缠着再生羊绒绳,下面还坠着一个小小的木质品牌吊牌,“你看,这样的衣架既能挂衣服,又能当装饰,客户买衣服时看到,说不定会连家具一起订。”
张诚推了推老花镜,指着方案里“家居研发”的部分:“苏总,家居线的研发预算里,有80万是给‘模块化家具’的,我们团队已经画好了初步的图纸,现在卡在连接件的设计上。之前用的金属连接件太笨重,而且安装麻烦,客户自己组装要花半个多小时,要是能找到更轻便、更好装的连接件,模块化家具的接受度肯定能提高。”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图纸,摊开在桌上,上面画着沙发、茶几、电视柜的模块分解图,“你看,这个L型沙发可以拆成3个单人座、1个储物模块和1个贵妃榻,客户想换风格,只需要把模块重新组合,但连接件要是太复杂,客户可能会嫌麻烦,宁愿买传统沙发。”
苏晚星拿起图纸,仔细看着连接件的细节——金属卡扣的设计确实显得厚重,而且标注的安装步骤有五步,对新手不太友好。她忽然想起上周去工厂时,老周提到过有个五金供应商在做“快装连接件”,立刻拿出手机翻找联系方式:“我上周听老周说,城南有家五金厂研发了一种‘一键快装’的连接件,按下卡扣就能固定,安装时间能缩短到5分钟以内,我现在联系他们,下午就能把样品拿过来,你们试试能不能适配我们的模块化设计。”
她拨通供应商的电话,几句话就敲定了样品送达时间,挂电话时,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下午两点,样品就能到,到时候我们一起在会议室试装,要是合适,就把连接件的成本算进预算里,争取下个月就能出第一批模块化家具的样品。”
会议进行到一半,苏晚星忽然想起之前计划的“市场深入调研”,她把笔记本翻到“消费者需求”那一页,抬头看向所有人:“光靠我们自己想还不够,得知道客户真正想要什么。接下来两周,我们分成三个小组,深入不同的社区和商场,做面对面的调研。陈染带一组,去北方的社区,重点了解客户对‘温感面料’的接受度,还有他们能接受的价格区间;林溪带一组,去新交房的小区,看看刚装修的客户更在意模块化家具的哪些功能——是储物能力,还是组装方便性;张诚带一组,去高端商场的家居店,观察客户对‘新旧融合’家具的反应,比如他们会不会问‘旧家具改造后能不能和新家具搭配’这类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