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宗议事大殿内,灯火通明,却气氛凝重。
凌皓坐于上首,神色平静,周身气息圆融内敛,却自然流露出一股令人心折的威严。
下方,宗主、诸位长老、乃至三位尊者的虚影皆在列,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他一人之身。
简单的庆贺与寒暄早已过去,此刻议题的核心,只有一个——那悬于本方世界之上,愈发迫近的“虚空暗蚀”之劫。
“……据各方观测回禀,西漠边缘的‘天裂峡’,空间稳定性近期急剧下降,已出现小范围的空间湮灭现象,且有缓慢扩张之势。”一位负责监察天下的长老语气沉重地汇报着,呈上一枚记录着凶险影像的玉简。
“北海极渊深处的‘归墟之眼’,吞吐虚空能量的速度加快了近三成,其散发出的寂灭道韵,已让三位长期镇守那里的元婴道友道心受创,不得不撤回休养。”另一位长老补充道,脸上忧色深重。
“凡俗界亦有多地回报,天象异常,灾劫频发,生灵惶惶,似有末世之兆…”
一条条坏消息被汇总上来,大殿内的气氛愈发压抑。
那“虚空暗蚀”,并非某种有形的敌人,而是一种如同世界衰老、法则崩坏般的宇宙级灾劫,无形无质,却又无处不在,缓慢而坚定地侵蚀着世界的根基。
以往,众人虽知危机深重,却总觉那仍是较为遥远的威胁。
但凌皓自归墟带回的消息,以及如今各处加速恶化的迹象,都无比清晰地表明——时间,已经不多了。
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再次投向凌皓。
如今的他,已是本方世界公认的、最有希望扭转局面的存在。
凌皓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扫过那枚记录着天裂峡景象的玉简,其内部那丝熟悉的、令人心悸的湮灭气息,让他丹田内的万象元婴都微微一动。
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虚空暗蚀,源于世界本源法则的衰变与失衡,其力如同万物归墟,湮灭万法,非寻常手段能抵御,亦非一人之力能逆转。”
众人闻言,心头皆是一沉。
但凌皓话锋随即一转:“然,天道五十,衍四九,人遁其一。万物相生相克,绝境之中,必有一线生机。”
他抬起手,掌心之上,一点微光亮起。
那光芒并不耀眼,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定”与“生”的造化意蕴,仿佛是一切混乱与毁灭的最终归宿,又是万物萌发的初始之源。
正是已与他本命交修、融入万象元婴的“混沌息壤”之力。
虽然只有微不可察的一丝气息流露,却让在场所有人心神一定,仿佛躁动的心绪都被抚平了几分。
“此物,便是那‘其一’。”凌皓收敛气息,平静道,“混沌息壤,乃定鼎地火水风、滋养世界本源之先天奇物,其力或可延缓,乃至部分修复本源法则的衰变。”
“然,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需明其运作之本理,悟其造化之真谛,方能以最小代价,发挥其最大威能,乃至…寻得彻底根治此劫之法。”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那三位尊者虚影之上:“此事,非闭门造车可成。需集百家之长,汇万法之智。我需调阅宗门乃至本方世界所有关于上古秘闻、世界本源、法则构架、以及应对大劫之记载,无论功法、阵法、丹道、杂学,皆不可遗漏。”
“此外,通告各方,凡对‘虚空暗蚀’有独到见解、或持有相关古老传承、奇异宝物者,皆可来青岚宗一会。吾将亲自与之论道,共研应对之策。”
他的话语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既有对危机深度的清醒认知,又有着手解决的具体方略,更有一种海纳百川、领袖群伦的气度。
宗主与诸位长老闻言,精神皆是一振,立刻躬身应诺:“谨遵凌长老(凌尊)法旨!”
三位尊者的虚影亦微微颔首,眼中流露出赞赏与期待之色。
凌皓的安排,无疑是目前最稳妥、也最高效的策略。
他并未因自身实力暴涨而盲目自大,独断专行,而是清醒地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愿意汇聚众生之智。
此举,亦能进一步整合本方世界的力量,减少内耗,共同应对危机。
安排既定,众人领命而去,大殿内很快便只剩下凌皓一人。
他并未立刻离去,而是缓缓闭上双目。
心神沉入丹田。
那三寸高的万象元婴似有所感,怀抱星辰琉璃盏,睁开双眸,其内演化万法的异象微微流转。
凌皓以神念为引,小心翼翼地调动起一丝混沌息壤的造化之力,同时将自身那庞大无比、对天地法则感知敏锐到极致的神识,缓缓覆盖其上。
如同最精密的探针,试图解析这先天奇物最本源的奥秘。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而又需要极致耐心的过程。
混沌息壤的层次太高,其蕴含的造化与定鼎之理,远超寻常修士所能理解。
即便凌皓已初步炼化,并以其为基铸就万象元婴,想要彻底洞悉其全部奥秘,也绝非易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