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的灯火漫过十八梯的青石板时,吴梦琪的出租屋正亮着一盏孤灯。老式台灯的光晕在书桌上铺开,将帆布包的影子拉得很长,像只蓄势待发的小船。她跪在地板上,指尖划过包内的每件物品,动作虔诚得像在清点出征的武器,窗外的江风带着吊脚楼的灯火,在她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
帆布包的拉链被反复拉动三次,金属齿咬合的轻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最底层垫着防潮的油纸,上面整齐码放着三份文件:《重庆老街味道联盟合作方案》的牛皮纸封面泛着柔和的光泽,边角被红绳仔细捆扎;客户画像表的活页夹里露出磁器口地图的一角,上面用荧光笔标注着十三家商户的位置;商盟通讯录的塑料封皮上,杨老的联系方式被圈了红圈,旁边写着 “紧急时可电联”。
“方案检查完毕,数据核对三次。” 吴梦琪轻声自语,指尖抚过方案上的烫金标题。这是她熬了七个通宵的成果,里面不仅有周叔酸辣粉的订单增长曲线、刘叔麻花的防压包装专利图,还有联盟商户的集体承诺书。最后一页贴着张泛黄的照片 —— 磁器口老街坊们围坐吃火锅的场景,周叔举着酒杯的手、赵婶笑开的皱纹、刘叔胸前的油渍,都被她细心地过了塑。
她从夹层里抽出客户画像表,“重庆机床集团” 那页的标注密密麻麻。在 “决策关注点” 一栏,除了 “员工满意度” 和 “品牌背书”,还新增了 “本土情怀” 三个字,旁边画着小小的齿轮图案。这是她根据杨老的点拨补充的,想起老茶馆里老人说的 “大企业吃情怀”,笔尖划过纸面时特意加重了力道。
商盟名片被按行业分类插在塑料夹里,做冷链的张哥、搞设计的林溪、老字号协会的黄会长…… 每张名片背后都写着初识的场景:“张哥在商盟下午茶会送的冷链报价单”“林溪帮赵婶拍视频时留的联系方式”“黄会长在老幺茶馆写的推荐信”。最底下藏着张崭新的名片,是她自己的,头衔印着 “重庆老街味道联盟负责人”,这是昨天刚印好的,边角还带着油墨香。
手指触到张硬纸板时停住了,上面贴着李姐塞给她的防偷拍贴纸,卡通图案下写着娟秀的小字:“张莉托行政部查了论坛地址,可能混进去。注意方案保密,别让她偷了创意。” 吴梦琪把贴纸贴在方案封面的角落,粘性撕开的轻响让她想起李姐塞纸条时的眼神,镜片后的关切像磁器口的井水,凉丝丝却暖心。
帆布包侧袋里露出半截卷尺和小台灯,这是杨老特意嘱咐的:“论坛会场大,带个灯看资料方便,卷尺能帮你快速判断展台尺寸。” 老人说这话时,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笃笃的节奏,“江湖险恶,细节决定成败。” 现在这些小物件躺在包里,像前辈的叮咛沉甸甸的。
她起身走到窗边,洪崖洞的灯火在江面上铺成金色的路。长江索道的轿厢缓缓划过夜空,灯光在玻璃幕墙上投下移动的光斑,像她入职 180 天的轨迹。从环球金融中心楼下迷路的新人,到能独当一面的渠道负责人,这条路的每块石阶都刻着故事 —— 被李伟偷藏资料的雨夜、在枇杷园火锅流泪的夜晚、签下首单时解放碑的钟声、商盟会上杨老举起的包装样品。
书桌上的相框里,入职第一天的工牌泛着旧光。照片上的吴梦琪穿着不合身的职业装,眼神怯生生的,嘴角的微笑带着紧绷。她想起那天 HR 张敏故意刁难,办入职手续从早上九点耗到下午两点;想起王强把 “烫手” 客户名单丢给她时说的 “锻炼新人”;想起李伟假惺惺教她话术,转头就在客户面前诋毁她的嘴脸。那些曾经让她辗转难眠的委屈,现在看来都成了勋章。
手机在桌面震动,是周叔发来的消息:“小吴姑娘,麻花礼盒装好了,明早让刘叔送论坛门口。” 附带的视频里,老人正把印着老照片的礼盒码成小山,竹筐里的红麻绳闪着光泽。吴梦回了个 “加油” 的表情,想起第一次去麻花摊时,刘叔看着碎麻花叹气的样子,现在老人的眼里有了光。
她翻开床头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的曲线在灯光下格外清晰。从 0 到 15 万的订单轨迹旁,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第 37 天:学会客户画像分类”“第 89 天:商盟资源首次变现”“第 156 天:联盟成立”。最下方画着个小小的太阳,旁边写着:“成长不是突然变强,是把每个‘过不去’走成‘过得去’”。这是她对自己半年职场生涯的总结,笔尖划破纸面的力度,藏着只有自己懂的倔强。
窗外的江风突然变大,吹动窗帘撞在暖气片上,发出啪嗒的声响。吴梦琪想起李姐的提醒,走到门后检查门锁,锁芯转动的瞬间,走廊传来邻居回家的脚步声。她想起张莉在茶水间阴阳怪气的样子:“某些人真是运气好,捡了个别人不要的摊子还当宝贝。” 想起李伟酸溜溜的嘲讽:“小商户的生意还没做明白,就想去攀高枝。” 这些话语曾像花椒一样呛得她流泪,现在却只让她握紧了拳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