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王看来,驴子那惊人的耐力和强大的负重能力,简直是运输军粮的最佳选择。
毕竟马虽然跑得快,但耐力差,跑一段就得歇一会儿。
而驴子虽然速度比不上马,但它可以持续不断地走!
算下来,驴子运输军粮的效率其实未必就比马慢。
如果秦国能大量饲养驴子,就可以把原本用来运输的马全都转成战马。
这样一来,秦国的战马数量就会大大增加,军力自然也就更上一层楼了。
而在太子扶苏眼中,驴的食量比马小、消耗比牛低,耐力却优于马匹,负重也能够达到牛的一半左右。
这是什么?
这就是兼具马的耐力与牛的吃苦耐劳、又不挑食的替代品!
如果普通百姓家中能有一头驴,不仅能提升农耕效率,日常生活中搬运、拉车等事务也会便利许多。
秦王嬴政与太子扶苏的目光不期而遇,父子二人眼中同时闪过一个相同的念头——“我们要驴子!”
扶苏迫不及待地转头望向许子:“许师,现在农家弟子们已经培育出多少头驴了?”
嬴政也紧盯着许子,等待回答。
听到太子的问题,许子脸上不再有先前的神采,略显尴尬地答道:“目前一共培育出一百多头驴。”
见嬴政与扶苏露出失望神色,许子连忙解释道:“因为最初我们只有十几头驴,繁殖速度自然就慢。”
“只要驴的数量增加,繁殖的速度也会加快,未来就能培育出更多!”
“另外,若殿下急需,北戎、西狄那边应当也有不少驴。”
“毕竟我们最初获得的驴,便是从北戎、西狄的商人手中购得的。”
听完许子这番话,扶苏轻轻拉了拉嬴政的衣袖,一双明亮的眼睛望着父王道:“父王,我想要驴子!”
“除了耕牛之外,我还想要很多很多的驴子!”
嬴政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嗯,父王知道了。”
不仅是扶苏,嬴政心中同样也渴望着拥有更多驴子。
此刻,嬴政已在心中思索,该派遣哪位大将出使北戎、西狄,以获取秦国所需的耕牛与驴子。
“驴子真是个好东西!”
“性格温顺,连七八岁的小孩都能牵着干活。”
“还不挑食,随便喂点草根树皮也能活,病也少。”
“虽然力气比不上牛,但耐力好,负重也不差。”
“基本上牛能干的活,驴也都能干。”
“真希望家里能有一头驴,感觉对我们百姓来说,驴甚至比牛还好用。”
“难怪天幕上的许子大人说,若要在牛、马、驴中选一种,他会选驴。”
“换作是我,我也选驴。”
“如果家里真有一头驴,生活肯定会方便不少。”
天下各地的百姓看着天幕上展示的驴子,纷纷议论着自己的想法。
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这么实用的驴子,我们也想要!
关中一个瘦小的老秦人忽然反应过来:
“可秦国好像还没有驴子吧?”
旁边一位身穿粗布麻衣的老秦人从幻想中回过神来,语气失落道:
“是啊,咱们现在根本没有驴,就算想要也搞不到。”
旁边一个身形高大的老秦人立刻接口:
“傻啊,天幕上不是说了吗?驴是从北戎、西狄那边来的。”
“我们没有,但他们有!”
“不止驴,他们那边还有耕牛!”
“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弄驴和牛来!”
一个脑子转得慢的老秦人还在纳闷:
“可要是他们不肯给怎么办?”
坐在一旁的一位断臂老秦人抽出佩剑,缓缓擦拭,冷笑道:
“不肯给?那就问问我的秦剑同不同意!”
另一位独眼老兵随手拉开强弓,一箭射向飞过的雁鸟。
弓弦一响,雁鸟应声落地。
他面无表情地说道:
“大秦想要的东西,从来没人能拦得住!”
“六国不行!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同样不行!”
见此情景,众位老秦人顿时热血沸腾,忽然有人高声喊道:
“拿起我们的弓与剑,夺回耕田所需的牛和驴!”
这声呐喊一出,立刻引起无数老秦人的响应:
“拿起我们的弓与剑,夺回耕田所需的牛和驴!”
“拿起我们的弓与剑,夺回耕田所需的牛和驴!”
一时间,秦国数百万的老秦人,目光都落在了拥有牛驴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身上。
若这些边地部族愿意主动献上牲畜,倒也罢了。
倘若不肯,那关中数百万老秦人绝不会迟疑,定要挥师东进西讨、南征北伐,如同扫灭六国一般,将四方蛮夷也一并铲平!
刚刚完成统一六国的秦国,不仅为始皇帝嬴政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威望,也让秦国数百万百姓的自信空前高涨。
在这“一统天下”的荣耀之下,老秦人虽不敢说将四方视为草芥,但他们心中坚信,无人能挡得住大秦锐士的步伐!
再加上最近传闻始皇有意改革军功爵制,虽说具体内容尚未揭晓,但许多老秦人已经盘算,在新政施行前再拼一把,争取为自己搏一个爵位,或将现有爵位再提一两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