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若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愿意献上牛驴,也许还能平安无事。
可一旦拒绝,只要始皇一声令下,发动讨伐四方蛮夷的兵役,那便会有成千上万的老秦人争先恐后地奔赴战场,为秦国开疆拓土,抢回他们所需的牛驴。
甚至不光是老秦人,若始皇嬴政能宣布,这些战利品也会分给原六国旧地的百姓,也就是如今归于秦治下的“新秦人”一份,那这些昔日的六国黔首,恐怕也会有不少人愿意提刀上阵。
虽说他们并未亲历扫平六国的辉煌,因此缺乏那种强烈的自信加持。
但他们心中也有另一份底气——作为“华夏后裔、中原文明之民”的优越感,让他们觉得自己虽敌不过老秦锐士,但对付那些四方蛮夷,却也绰绰有余。
说得直白些,便是:我打不过秦国,难道还打不过你们这些蛮子?
更何况,若真上战场,那些曾让他们闻风丧胆的秦国将士,如今已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作为敌人,他们是猛如虎狼,令人畏惧。
作为同伴,他们则是最值得信赖的依靠!
说实在的,有秦国锐士在身边,哪怕只是心理上的依靠,六国百姓作战时底气都会足上几分。
他们更不会害怕那些蛮夷了,即便真打不过,也有老秦人在背后撑腰。
至于秦国战败、战友也靠不住的可能,这些百姓压根没想过。
毕竟,连昔日六国联手,也难求一胜,四方蛮夷又能强到哪里去?
换个角度想,若他们真强到足以击败秦国,那还甘心窝在蛮荒之地做什么?
到那时,就该是他们入主中原,把中原百姓赶到边地去当蛮夷了。
可如今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依旧盘踞在四境,不敢踏入中原一步,又是为何?
难道真是因为他们喜欢东边蛮夷之地的海浪?
还是南方边陲之地的瘴疠之气难以适应?
抑或是他们离不开西部、北部的草原生活?
难道他们真的对富庶、繁华的中原毫无兴趣?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至今未能踏入中原半步,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不仅不是秦国的对手,也打不过此前的六国。
所以在六国百姓眼中,若秦国真要讨伐这些四方蛮族,那注定是一场胜券在握的征伐。
既然是稳赢的仗,谁还会害怕呢?
因此,即便是原六国的百姓,对征讨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也抱有极大的热情和期待。
各地忠诚于秦国、忠诚于始皇帝嬴政的官员们,也纷纷将百姓高声喊着要牛、要驴的场面一一记录在案。
尤其是当听到百姓齐声高呼:“用我们的弓与剑,夺回属于我们的耕牛和驴子!”这句话时,
即便是平日冷静沉稳的秦吏,也不禁热血沸腾,仿佛战斗的号角已在耳边响起。
这句话仿佛有种莫名的力量,让人恨不得立刻披甲上阵,为国征战。
于是,官吏们将“用我们的弓与剑,夺回属于我们的耕牛和驴子”这句话重点标记,准备在天幕落幕之后,与其他记录一并呈报咸阳,供始皇御览。
咸阳城中,始皇帝嬴政仿佛也感受到了天下百姓的呐喊,转身望向身后群臣,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地说道:
“传令四方蛮族,要么献上百万头牛、羊、驴来见朕!”
“要么,朕便派出百万锐士亲自去见他们!”
之前他并不知晓驴子的价值,倒也罢了……
可如今既然得知了驴的重要性,并且明白它对百姓、对秦国的意义,嬴政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他不仅要一百万头牛、羊,也要一百万头驴!
对此,武成侯王翦、左丞相隗状、右丞相王绾等文武大臣毫无异议,纷纷躬身应命:
“遵陛下圣旨!”
原本他们就是要四夷各自进贡百万牛、百万羊,如今不过是再多添一百万头驴而已。
喜欢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