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曼回:“我们不代表历史,我们只是把祖宗留下的东西,原原本本交还给时间。”
王二狗补了一句:“你要不信,来青山村走一趟。我家狗都认得罗盘纹。”
风向开始变了。
高校历史系学生自发组织“寻根地图”项目,标注全国类似青山村的古村落;博物馆连夜调档,比对南洋出土文物中的相似符号;连偏远山村的小学,都有老师带着学生做“我的家训”手抄报。
而境外媒体的声浪,渐渐被淹没在千万条真实的回应里。
某天清晨,罗令站在校舍前,手机弹出一条新消息——是游戏公司发来的VR场景初稿。画面里,青山村的老槐树下,一个虚拟少年正弯腰捡起半块残玉,天空星轨缓缓转动,与海底龙脉相连。
他抬头看了看天。
阳光穿过云层,照在操场上。那里曾是龙脉的心锚点,如今孩子们正在跳绳、踢毽子,笑声一片。
赵晓曼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件:“村民大会通过了,用直播收益修缮祠堂,顺便建个小型陈列馆。”
“叫什么名字?”他问。
“就叫‘归舟馆’。”她说,“第一件展品,是那个竹雕。”
罗令笑了笑,把手机递给她。屏幕上,VR游戏里的少年正把残玉贴上罗盘,青光亮起的瞬间,整个村子的灯都亮了。
赵晓曼看着画面,忽然说:“你说,会不会有一天,所有被遗忘的根,都能这样被找回来?”
罗令没回答。他只是摸了摸胸口的残玉,感觉到它微微发烫。
海风从校舍后吹过来,拂动他工装裤的口袋。里面还装着那张打捞时的手绘图,边缘已经起了毛边,但“短、短、长”的叩门节奏,依然清晰可见。
喜欢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直播考古:我的残玉能通古今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