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通拉着南宫宸,一路疾行,如同做贼一般,专挑桃林僻静处钻,最终来到一处被几块巨大礁石环抱的小小沙滩。这里海浪轻涌,涛声阵阵,隔绝了岛内的大部分声响,显得格外幽静。
“这里好这里好!黄老邪肯定找不到这儿来!”周伯通左右张望,确认无人跟踪后,这才松了口气,迫不及待地将南宫宸按坐在一块光滑的礁石上,自己则像只猴子般蹲在对方面前,眼巴巴地望着他,“南宫兄弟,快,快给老顽童讲讲,你还记得那些残篇里都说了啥?”
他那急切的模样,仿佛一个渴求知识的学生,哪里还有半分武林前辈的架子。
南宫宸心中暗笑,面上却是一片沉静,甚至还带着几分追忆思索之色。他并未立刻开口,而是望着波光粼粼的海面,沉吟了片刻,似乎在整理脑海中那些“久远”的记忆。
这短暂的沉默,更是将周伯通的心吊到了嗓子眼,他抓耳挠腮,却又不敢出声催促,生怕打断了南宫宸的“回忆”。
良久,南宫宸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这海涛之声,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与穿透力,字字句句,清晰地传入周伯通耳中: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开篇依旧是这句,但这一次,南宫宸并未停下,而是继续娓娓道来:
“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谋而遗迹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他背诵的,正是完整版、以道家正统中文写就的《九阴真经》总纲!这总纲深奥博大,不仅阐述了武学至理,更涉及天地阴阳、生死变化的哲学,乃是黄裳融汇万卷道藏精髓所成。
周伯通起初还能勉强保持蹲姿,但随着南宫宸一句句深奥而精妙的经文吐出,他的身体开始微微颤抖,眼睛越瞪越大,嘴巴也无意识地张开,整个人如同泥塑木雕般僵在原地。
他手中的《九阴真经》下卷,总纲部分是梵文音译,他强行记下,只觉佶屈聱牙,意义晦涩,如同隔着厚厚的毛玻璃看东西,朦朦胧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虽依仗下卷练成了几门厉害武功,如九阴白骨爪、摧心掌等,但总觉得戾气太重,与道家冲虚平和的本意似乎有所背离,却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而此刻,南宫宸所背诵的,却是直指本源、阐述大道的中文总纲!每一句,都如同醍醐灌顶,将他心中那些模糊的、矛盾的、无法理解的关窍,一一照亮,一一贯通!
原来“天之道”是如此!
原来“虚胜实”是这个道理!
原来阴阳变化、刚柔转化,竟有这般精微的阐述!
那些他死记硬背的梵文音译,在这正宗总纲的对照下,仿佛突然被赋予了灵魂,许多原本百思不得其解之处,此刻竟豁然开朗!但同时,他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手中那音译总纲,与这正宗总纲相比,缺失了多少精髓,扭曲了多少本意!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藏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治训,未尝有行不由送,出不由户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当南宫宸将最后一段总纲背诵完毕,沙滩上陷入了一片死寂,唯有海浪拍岸的哗哗声,规律地响着。
周伯通依旧保持着那个僵硬的姿势,一动不动,仿佛魂魄都已离体。他的脸上,交织着极度的震惊、狂喜、茫然以及一种深深的……懊悔与后怕!
震惊于南宫宸竟然拥有如此完整、如此正宗的总纲!
狂喜于自己终于得闻大道真言,许多武学困惑迎刃而解!
茫然于这突如其来的巨大信息冲击!
懊悔与后怕于自己这些年,竟然靠着那残缺扭曲的音译总纲,去练习下卷那些凶险的武功!难怪总觉得有些地方气血不畅,心浮气躁!这简直是拿着错误的图纸去建造高楼,没有中途坍塌已是万幸!
“噗通!”
周伯通猛地从礁石上滑落,一屁股坐在了沙滩上,溅起些许沙粒。但他浑然不觉,只是抬起头,用一种近乎仰望神明的目光看着南宫宸,声音干涩而颤抖:
“完……完了?就……就这些?”
南宫宸点了点头,语气平和:“晚辈所记,大致便是这些了。可惜后面似乎还有关于具体行气、锻骨的法门,已然残破,难以辨认。”
周伯通闻言,脸上闪过巨大的失落,但随即又被更强烈的激动取代。他猛地从沙滩上爬起来,也顾不得拍打身上的沙子,冲到南宫宸面前,激动地手舞足蹈:
“够了!够了!这些已经……已经太厉害了!”他语无伦次,指着自己的脑袋,“我老顽童记下的那些鬼画符,跟你背的这个一比,简直就是……就是狗屁不通!不对,连狗屁都不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