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最后,沈云疏提出了下一步的重点:“书库里的知识,必须尽快转化为我们的实力。我建议成立一个固定的研读小组,我、周大哥、林栖,定期集中解读古籍,重点是寻找能提升我们冶炼、锻造、医药、乃至防御工事技术的记载。”
这项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知识,尤其是来自一个可能拥有更先进文明的失落书库的知识,其价值无可估量。
夜幕降临后,洞穴内燃起了多盏简易的油灯——用的是猎取到的动物脂肪,灯芯则是耐烧的植物纤维。在最大的那盏灯下,研读小组开始了第一次正式活动。
沈云疏摊开一卷名为《金石录》的竹简,上面记载着各种矿物特性与识别方法。周砚虽然识字不算最多,但他走南闯北,见识广博,往往能提供实际的佐证。林栖则对山川地貌、矿物产出有着猎户独有的敏锐直觉。沈云墨负责执笔,将解读出的关键信息和疑问点记录在羊皮纸上。
“……‘其色玄黑,隐有星芒,质密而重,遇强磁则引’……”沈云疏轻声念着一段关于某种特殊金属的描述,抬头看向众人,“这描述,很像我们猜测的‘星铁’。”
周砚沉吟道:“遇强磁则引?那就是说,这东西能被磁石吸引?这倒是个辨别的好方法。”
林栖目光微动:“王参事若真在挖掘此物,他们必然有辨别的依仗。或许,他们手中就有磁石。”
沈云墨一边记录一边兴奋地说:“如果能找到磁石,我们是不是也能……”
沈云疏摇了摇头:“目前我们无力与王参事正面争夺。但知己知彼,总是好的。至少我们知道了这种金属的一个关键特性。”她将这点郑重记下。
接着,他们又翻看了一卷《营垒琐言》,里面有一些关于简易防御工事、陷阱布置的记载,虽然年代久远,但其中一些思路让林栖也若有所思,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划动着,似乎在推演新的布置方案。
研读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收获颇丰。不仅对“星铁”有了更具体的概念,还找到了一种可能提升陶器耐热性的粘土配方,以及几种此前未曾留意、但可能具有药用或驱虫效果的植物图谱。
当油灯的光晕微微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投在石壁上时,一种奇妙的氛围在弥漫。一边是洞穴外可能存在的强敌和未知的危险,一边是洞穴内借助古老智慧悄然滋长的力量。铁锤的敲打声、训练时的呼喝声、以及这低沉的研读声,交织成了一曲在绝境中寻求生机与秩序的独特乐章。
夜深了,各自散去休息。沈云疏吹熄油灯,却并未立刻躺下。她走到储藏区,伸手触摸着那些装满粟米的陶瓮,冰凉的触感下是令人安心的坚实。她又望向书案的方向,黑暗中,那些竹简和兽皮仿佛在静静呼吸,蕴藏着无限可能。
粮食是血肉,知识是筋骨。
喜欢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荒年锦绣:我的逃荒致富路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