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星图新页与传承之种
和谐纪元三百年春,母星的“星途广场”上立起了一座新的纪念碑。碑体由透明的星脉石打造,内部封存着三道交织的光轨——一道是林羽当年开辟的初始航线,一道是星芽绘制的扩展星图,还有一道是星禾记录的跨星系商道。当晨光穿过碑体时,光轨会投射到广场地面,组成一幅流动的立体星图,无数细碎的光点在图上闪烁,每一点都代表着一个被记录在册的和谐节点。
星瑶站在纪念碑前,指尖抚过冰凉的碑面。今天是“和谐节”,也是星途全卷新卷启用的日子。她身后跟着一群孩子,最大的十三岁,最小的才六岁,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本迷你版的星途手札,封面上烫印着各自的名字。
“知道为什么要在今天启用新卷吗?”星瑶转身看向孩子们,阳光在她银发上跳跃,“因为三百年前的今天,林羽前辈在混沌之隙点亮了第一盏‘和谐灯’。那盏灯很小,却照亮了我们后来所有的路。”
一个扎着双辫的小姑娘举起手,她是铁辙的曾孙女,名叫铁星,机械臂上还别着星旋花徽章:“院长奶奶,新卷里会记录平行宇宙的事吗?我爸爸说那边的和谐符号是三角形的,和我们的圆形不一样呢。”
星瑶笑着点头,从随身的布袋里取出一叠泛黄的纸页:“这是星瀚从平行宇宙带回来的‘和谐志’,上面确实画着三角形符号。不过你们看,”她将纸页铺开,与星途全卷的旧页并在一起,“三角形的三个角,和我们圆形的三条对称线,其实对应着同样的能量频率。就像你们每个人的手札,封面不一样,里面记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孩子们凑上前翻看,小手指点着纸上的符号,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星瑶看着他们发亮的眼睛,想起星禾临终前的话:“传承不是把书念给他们听,是让他们觉得‘这故事和我有关’。”
一、不请自来的“学徒”
三个月后,星途学院的招生处来了位特殊的申请者。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袖口沾着机油,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星图,图上用红笔圈着十几个点——那是他在星际货运途中记录的能量异常区。
“我叫石野,”他局促地搓着手,指关节因为常年握操纵杆而格外粗大,“其实我没上过正规学院,但这些年跑运输,总遇到文明冲突的事。上次在泽塔星系,两个部落为抢一块能量矿打了三年,我发现他们只是对‘公平’的理解不一样……”
招生处的老师刚要开口,星瑶恰好路过,接过他的星图翻看。图上的标注虽稚嫩,却精准捕捉到了冲突的核心——不是资源短缺,是沟通错位。其中有个案例让她心头一动:泽塔星系的“日部落”认为“公平”是“按出力多少分配”,“月部落”却觉得“公平”是“按需求大小分配”,其实对应着星途全卷里“贡献律”与“生存律”的平衡之道。
“你这图上的第七个点,”星瑶指着其中一个红圈,“标注的能量波动,和和谐之心的正弦曲线偏差了0.3赫兹,知道为什么吗?”
石野眼睛一亮:“我就知道是有规律的!”他从背包里掏出个自制的能量检测仪,“我测了一百多次,发现只要在矿场中间种上星途花,偏差就会缩小。但不知道原理……”
星瑶把他带到星途全卷前,翻开其中一页:“看这里,星禾前辈记录过‘共生场域’——当两种对立需求相遇时,第三方介质能中和波动。星途花的根系就是天然的‘中和器’。”
石野的手指抚过泛黄的纸页,突然抬头:“我能跟着您学吗?不用文凭,给我口饭吃就行。我想弄明白,为什么有的冲突能化解,有的却越闹越大。”
星瑶递给他一本新手札:“学院有个‘实践班’,学员都是像你这样在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明天来上课吧,第一节课讲‘冲突的三层本质’。”
石野接过手札时,指腹不小心擦过星瑶的指尖,他像触电般缩回手,耳根通红地鞠了一躬,转身就跑,却在门口撞到了廊柱,手里的星图撒了一地。
二、冲突现场的“实习课”
石野的第一堂实践课,就赶上了场真冲突。编号73星系的“铁壳族”和“软藤族”因为“能量塔选址”吵到了母星——铁壳族想建在山顶,说信号覆盖广;软藤族坚持要建在山谷,说会破坏他们的“生命根脉”。
星瑶带着实践班的学员去调解,让石野负责记录双方论点。铁壳族的代表拍着桌子咆哮,金属手掌把会议桌砸出个坑:“我们的飞船需要强信号!山谷里的磁场会干扰导航!”软藤族的长老则垂着藤蔓般的手臂,叶片微微颤抖:“山顶是‘先祖魂脉’所在,能量塔的辐射会让根脉枯萎,我们会断子绝孙的!”
石野在本子上飞快记录,突然想起自己跑运输时的经历:有次两个客户为“卸货顺序”吵架,其实是一个怕耽误接孩子,一个怕错过集市,根本不是顺序问题。他抬头看星瑶,发现她正在画草图——山顶和山谷之间的缓坡被圈了个圈,旁边标注着“半地下结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