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可并不知道这些世家大族的想法是什么,他在收到庞德完成任务的信件后,心里开心不已,但当看到太史慈的信件后是懊恼不已。
因为太史慈带领八千士兵在太行山一带清剿黄巾遇挫了,伤亡报告将近折损两千多人。
张羽唤来美姬让飞奴兵“即刻传信太史慈,让他就地扎营,暂时不要轻举妄动,待我派援军过去,让他一定要保存实力”。
张羽继续说“传令赵云带房子县守军三千人即刻赶往太行山太史慈处,由他出任主将,太史慈为副将,
传令吕旷在元氏县带两千步兵去守房子县”。
几日后赵云和吕旷交接完后,立刻下令急行军前往目的地。
何仪这边,可谓是风顺水起,先是在河间国,派出自己心腹,去各个地方的黄巾据点,劝说他们归降自己。
经过不断的劝降,越来越多的黄巾军从河间国各个地方向乐成县汇聚而来,经过月余时间,竟然聚集起一万九千多人。
何仪从中挑选了一万一千多人精壮,其余八千多人,何仪本想用所带金银给予安家,但却远远不够,于是他书信张羽,把这里的情况讲了一遍,其实他心里也没底,张羽到底回如何回复,就在他等待的日子里,他也是在训练这新收编的一万一千多人,加自己原来的三千多人,总计一万五千多人。
很快几日后他便收到了张羽的来信,信上说让他派一批人马护送这八千多人到巨鹿郡安家,巨鹿郡太守田丰会进行妥善安排,因为巨鹿郡经过战乱,人口稀少,大量的土地荒废,正是需要人口耕种的时候,那这批人是非常适合的。
何仪派五千士兵(其中有一千人是原先自己带出来的,其余四千是后收编的),带着这八千人前往巨鹿郡,自己则是带领一万人前往渤海郡治所南皮县继续收编黄巾。
就在同一时间,赵云率领着他那支训练有素的三千士兵,马不停蹄地日夜兼程,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迅速抵达了太行山太史慈的扎营之地。
赵云与太史慈顺利会师后,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战场情况的了解和分析之中。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和研究,他敏锐地察觉到黄巾军在这里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他们对当地的地形了如指掌,并且还据守着险要的地势。如果贸然发动强攻,己方必定会遭受惨重的损失。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赵云并没有被困难吓倒,相反,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一个绝妙的计策。他果断地决定,让太史慈带领一部分士兵在正面发起佯攻,以此来吸引黄巾军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悄悄地绕到敌军的后方。
当正面战场上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杀得难解难分之时,赵云看准时机,率领着他的奇兵如猛虎下山般突然从后方杀出。这突如其来的攻击让黄巾军完全措手不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此时,赵云和太史慈前后夹击,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包围圈。黄巾军在这突如其来的双重打击下,瞬间溃不成军,四处逃窜。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不仅成功地挽回了之前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它给予了太行山一带的黄巾军沉重的打击,使其势力大受削弱,而巨鹿侯的威望在太行山这一带,继续的加强。
五日之后,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何仪率领着一万大军,旌旗飘扬,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南皮县城。
此时,渤海郡太守袁遗(袁绍堂兄)早已得到袁绍的来信,知晓了要拉拢张羽的计划。因此,当他得知何仪率军前来时,便如迎接洛阳使者一般,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和隆重的欢迎仪式。
何仪远远地就看到了城门口聚集的人群和飘扬的彩旗,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诧异。待他走近,袁遗赶忙迎上前去,满脸笑容地说道:“何将军,您一路辛苦了!快快进城歇息,我已命城内的伙夫为您和您的军队准备了丰盛的伙食,待做好后便会立刻送出来。”
面对袁遗如此热情的款待,何仪有些受宠若惊,他连忙拱手还礼道:“多谢袁太守盛情,我等实在愧不敢当啊!”
然而,尽管袁遗的热情让何仪感到有些意外,但他并未被这表面的热情所迷惑。他深知此次前来的任务重要,不能有丝毫的松懈。于是,他果断地下令全军在西城外扎营。
之所以选择在西城外扎营,是因为乐成县位于南皮县的西面,而他们正是从西向东而来。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方便与乐成县保持联系,也有利于后续行动的展开。
何仪一脸严肃地对袁遗说道:“袁太守,侯爷有令,大军在外不得扰乱地方秩序,所以我们还是在城外扎营比较妥当。我就不进去叨扰袁太守了,还望袁太守海涵。”
袁遗听后,脸上依旧挂着微笑,他连忙摆手道:“哪里的话,何将军言重了。不过是一杯薄酒而已,又怎能算是叨扰呢?待会我再亲自将何将军送出来,难道何将军还怕我在城里设下鸿门宴不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