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7年5月中旬,幽州渔阳郡治所渔阳的一个客栈内,非常热闹,众多客商、旅人、胡人穿梭其中,欢声笑语、谈天说地之声不绝于耳。
南城门外,两队人马不期而遇,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这不是张太守吗?怎么从泰山回来啦?有什么事吗?”张纯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
张举微微一笑,回答道:“中山相不也是和我一样刚回来吗?”他的声音温和而从容,似乎并没有把这次相遇当回事。
两人对视一眼,突然间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在空旷的南城门外回荡,显得格外响亮。
笑过之后,张纯热情地邀请道:“进城说吧,到我府上去,边吃边聊。”
张举连忙摆手,婉拒道:“改日再登门拜访吧,今日我还有些事情需要去处理。”
张纯见状,也不再强求,拱手说道:“那我就在府上恭候大驾了。”
张举同样拱手还礼,笑着说:“下次我一定来讨杯水酒喝。”
说完,两队人马便各自进城,朝着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
张纯回到府上后,心情却始终难以平静。他坐在桌前,面对满桌的酒菜,却丝毫没有胃口。
心中不断地想着:虽然自己成功逃回了幽州,但那巨鹿侯恐怕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毕竟,之前巨鹿侯可是曾经带兵越过幽州去攻打胡骑的,谁知道他会不会再次兴兵来犯呢?
越想越觉得不安,张纯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都没有睡好。第二天一大早,他便带着几个随从,匆匆忙忙地前往张举所在的地方,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应对之策。
见到张举后,张纯毫不犹豫地直奔主题:“如今朝廷动荡不安,一片混乱,你我难道真的要在这幽州默默无闻、苟且偷生吗?”
张举听后,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露出一副神秘兮兮的表情,目光直直地盯着张纯,让人摸不透他的想法。
张纯见状,心中有些焦急,他连忙说道:“既然兄台不愿意帮忙,那我也不好再继续打扰了。”说罢,张纯转身便要离去。
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出房门的一刹那,张举突然开口叫住了他:“且慢,我并非不愿帮忙。”
张举缓缓站起身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野心,“如今朝廷腐败,天下大乱,正是你我成就大业的好时机。
我有一计,咱们可在这幽州起兵,以清君侧之名,招揽各方豪杰,扩充势力。”
张纯听后,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转过身来,拱手道:“兄台所言极是,只是这起兵之事,还需从长计议,粮草、兵马、民心,缺一不可。”
张举自信一笑,说道:“粮草可在幽州境内征收,兵马可招募当地的青壮年,至于民心,咱们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定会得到不少百姓的支持。”
张纯点了点头,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豪情壮志。
“我们还可以联合乌桓,然后顺势控制幽州,跟朝廷形成对峙状态,跟凉州一样,到时候我们就地称王,也何尝不可,哈哈哈”张纯说。
张举则微微眯起他那如鹰般锐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张纯,张纯被张举看得如芒在背,汗毛根根竖起,仿佛能听到它们发出的“簌簌”声,随即张举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说道:“此法甚是合我心意。”
两人当下便开始详细谋划起兵的事宜,从兵力部署到后勤保障,从战略规划到战术安排,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商议已定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张纯负责招募兵马、筹备粮草,张举则着手联络乌桓各部。很快,他们便聚集了数千人的队伍,乌桓的一些部落也表示愿意响应他们的号召。
一场改变天下格局的风暴,即将在这幽州大地掀起。
冀州常山郡,元氏县巨鹿侯府内,张羽也收到了来自幽州的信件,张纯、张举在联络乌桓各部还有招募兵马。
这是什么行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随即张羽让亲卫们去唤来:贾诩、荀彧、荀攸、郭嘉、韩暨、蒯越、糜芳、高顺、耿武、庞德、郭胜。
众人来到前厅后,张羽把张纯和张举之事说给了众人听,众人听后议论纷纷。
贾诩率先站出,拱手道:“君侯,张纯、张举此举意在谋反,不可小觑。乌桓若与他们联合,势力不容小觑。我等可先派细作深入幽州,打探他们的兵力部署和行动计划。”
荀彧点头附和:“文和所言极是,同时我们可联络幽州忠于朝廷的势力,从内部瓦解他们。”
荀攸也道:“君侯还可向朝廷请旨,以平叛之名出兵幽州,师出有名。”
郭嘉则笑着说:“我料张纯、张举不过是乌合之众,君侯只需派一员猛将,先挫其锐气,再慢慢图之。”
张羽听了众人的建议,沉思片刻后说道:“诸位所言皆有理,但我觉得我们先不动,让他们发展,守住冀幽边境,等朝廷旨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