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者”基地内,针对哈夫克软性压制的反制措施悄然启动。麦晓雯展现了她除了通讯与情报外的另一项才能——资源协调与危机公关。她并未与那些突然抬价或断供的供应商纠缠,而是迅速激活了数个隐藏的备用渠道,这些渠道大多与“万用阁”有着更深的利益绑定或人情往来,虽然成本略有上升,但供应链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对于网络上的流言蜚语,她并未组织正面反驳,而是巧妙地通过几个可信度高的中立技术论坛,释放了“万用阁”正与某大型机构(隐晦指向GTI)就“新一代防御技术”进行深度合作的消息,并附上了一些模糊但足以让人浮想联翩的性能数据(经过脱敏处理),瞬间将舆论焦点从“信誉质疑”转向了对“万用阁”技术实力的新一轮好奇与讨论。
这场发生在商业与情报层面的无声交锋,暂时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升级为公开的冲突。
与此同时,对潮汐监狱的探测转入“静默模式”。威龙调整了“观星者”卫星的扫描参数,使其探测行为更难以被常规手段察觉,同时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已捕获数据的深度挖掘上。“灵枢”对那次异常能量波动的分析有了初步结论:其编码方式极其古老复杂,并非已知的任何一种哈夫克通讯协议,更像是一种基于数学和物理常数的、近乎宇宙通用语的基础逻辑表达,内容仍在破译中,但基本排除了是哈夫克主动设置陷阱的可能性。
基地内部,“星港”计划一期工程的进度在资源得到保障后开始提速。位于西北“死亡沙海”下的废弃发射井清理工作已完成大半,独立的能源系统——尤其是基于“先驱”技术的小型化聚变反应堆的研究,在获得了GTI“熔炉”计划草案中允诺的部分稀有材料配额前景后,也取得了一些理论上的突破。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真正的危机往往源于内部,或者,源于你以为的“盟友”。
这天,顾临接到了一条来自埃里希·冯·克拉默的、经过加密但语气看似平和的通讯。
“顾先生,近期一些市场波动和网络上的不实传言,想必给贵方带来了一些困扰。”克拉默的声音听不出丝毫异样,“请相信,这并非哈夫克集团的官方行为。商业竞争总是难免有些……不入流的手段。”
顾临不动声色地回应:“感谢克拉默先生的告知,一些小麻烦而已,‘万用阁’还能应付。”
“那就好。”克拉默顿了顿,仿佛不经意地提起,“说起来,我们注意到贵方的‘观星者’卫星性能卓越,尤其是在对地观测方面。我们集团内部也有一些环境监测和资源勘探的需求,不知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比如,共享部分特定区域的、非敏感的数据?”
这是一个试探,也是一个潜在的陷阱。共享数据,意味着开放部分“上帝视角”,哈夫克可以借此分析“观星者”的技术极限和扫描模式,甚至可能从中推断出“万用阁”的关注重点。
“克拉默先生对环保和资源开发的关注令人钦佩。”顾临措辞谨慎,“不过,‘观星者’目前主要用于气象服务,数据精度和适用范围可能无法满足贵方的高标准需求。而且,相关数据合作协议涉及我方核心业务,需要详细评估,暂时无法给出明确答复。”
“理解,理解。”克拉默似乎并不意外,语气依旧温和,“合作总是需要时间和诚意。我们期待贵方的进一步消息。”
通讯结束。顾临眉头微蹙。克拉默的这次接触,看似友好,实则将压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级。他们不再仅仅暗中使绊子,而是开始直接伸手索要核心利益。
更让顾临在意的是,就在与克拉默通讯后不久,“灵枢”监测到一次极其隐秘的、针对“观星者”卫星的地面激光扫描尝试,来源指向哈夫克控制区内的一个民用科研机构。扫描被“观星者”的防御系统成功抵御,未造成损害,但这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哈夫克对这颗卫星的兴趣远超寻常。
“他们想要我们的‘眼睛’。”威龙沉声道。
“或者,想让我们变成‘瞎子’。”骇爪补充。
顾临站在主控台前,沉思良久。哈夫克的步步紧逼,既在预料之中,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直接拒绝合作,可能促使哈夫克采取更激进的破坏手段。完全妥协,则无异于自废武功。
“回复克拉默,”顾临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表示我方原则同意就‘非敏感区域气象及地质数据共享’进行可行性探讨,但前提是,哈夫克集团需开放其控制的‘赤道风暴航天中心’部分历史发射数据及特定频段的冗余测控资源,作为技术交流和对等合作的诚意。具体范围可再议。”
这是一个以进为退的策略。既然哈夫克想要数据,那就用他们同样看重的航天数据来交换,将皮球踢回去,同时为自己争取更多谈判筹码和反应时间。这也符合双方表面上仍在维持的“合作”基调。
“另外,”顾临对骇爪和威龙说,“启动‘观星者’B计划,预设轨道变更指令和核心数据加密自毁程序。一旦遭遇无法抵御的抢夺或破坏威胁,我们要确保他们什么也得不到。”
“明白!”
喜欢重生之我在三角洲卖导弹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重生之我在三角洲卖导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