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廉价的纸张与印刷术问世,无异于在动摇世家的根基。
“明公,这些典籍眼下断不可大量刊行。”徐庶随手抽出本《左氏春秋》,见字迹清晰装帧精良,顿时神色凝重。
曹操颔首道:“我自然明白,暂且只需供应青州学子。待实力雄厚之时,再向天下推广不迟。”
天下豪强与寒门子弟的数量,远胜于世家。
他们财资雄厚,求知若渴。
纵使定价一金一册,这些典籍也必将供不应求。
通过典籍贸易,曹操既能获取暴利,更能赢得天下寒士的拥戴。
只是当今天下,世家的势力仍远非寒门可比。
权力阶层对知识的垄断
豪门贵族向来不愿让寒门与地方豪强轻易接触学识。
这正是曹操当前必须争取世家支持的原因。
若贸然将印刷书籍流通天下,必然招致所有世家大族的联合 ** 。
虽然嘴上提倡有教无类,但若真让乡野之人也能读书,无异于动摇世家的根基——这是他们绝不能容忍的。
唯有待曹操势力足够强大,迫使世家低头后,才能借孔子有教无类的名义,逐步实现知识普及。
扶持新兴寒门势力对抗传统世家,对曹操的长远谋划极为有利。
今日墨城之行,着实令人惊叹。徐庶放下手中的《春秋》,由衷感慨。
众人纷纷应和。
曹操与陈渡交换眼神,突然放声大笑:诸位以为,此行的重头戏就是这些?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
莫非还有比宝刀和书籍更惊人的事物?程昱难掩震惊。
虽然见识了酿酒、制糖等工艺,但真正让他震撼的唯有灌钢宝刀与印刷书籍。
随我来。曹操带领众人向山脚走去。
十余具十米高的巨型器械赫然矗立。
这是...投石机?夏侯惇略显疑惑。
这种消失数百年的器械确实罕见,不过此前从陶谦处缴获过两具,早已见识过。
与陶谦那批不同。程昱注意到投石臂上的装置,这个筐篮是?
配重装置。陈渡解释道。
青徐之战后,陈渡就将配重投石机的设计交给了马钧。
其实普通工匠就能完成改造,但这位三国顶尖发明家的改良令人惊艳——他不仅提升了威力,还加装了齿轮传动系统。
原本需要十余人操作的装置,现在仅需两三人就能升起四五百斤的配重。
曹操命令训练多时的炮兵现场演示。
随着齿轮转动,配重缓缓升起。
一块巨石被装载完毕......
石块呼啸,机械臂猛然上扬,尖锐的啸声划破长空!
“砰!”
嶙峋的山壁再添新伤,碎石飞溅中赫然出现巨大凹陷。
“这...这距离起码超过四百步?!”夏侯渊瞳孔剧震。
昔日从陶谦军中缴获的老式投石机,最大射程不过两百余步。
眼前这台经过改造的怪物,竟将攻击范围扩大了近倍!
曹操派人在更远距离试射了缴获的旧式器械。
虽仍有威慑力,但与新型配重式投石机相较,犹如孩童玩具。
“旧器械砸出的坑洞深不足两尺,咱们这改良版至少五尺...”夏侯渊后颈发凉,“若是轰击城墙,多少夯土能扛得住?”
在场将领无不倒吸凉气。
所有人都清楚,当这种战争机器问世时,延续数百年的攻城法则将被彻底
曾几何时,攻打坚城往往需要经年累月。若守军意志顽强且补给充足,甚至能僵持数载。
但面对这种新型投石兵器,恐怕没有任何城防能支撑超过半月...
“若在石弹上缠绕浸透猛火油的麻布...”程昱眼中闪过精光,“点燃后化作火弹袭城,岂不是顷刻间就能让整座城池陷入火海?”
超过一里的射程足以覆盖半座城池。若用火攻焚毁粮仓民居,守军必将阵脚大乱!
“此乃真正的神兵利器...”曹洪面部肌肉因兴奋而扭曲。
陈渡将众人的震撼尽收眼底,嘴角微扬。
这般反应实属正常。
虽未见过传说中的 ** 炮,但马钧改良的这台器械,威力已不逊于陈渡记忆中的那个大杀器。
史载那场着名的襄阳之战中:
【霹雳震天,无坚不摧,弹着处土石崩裂,其中一炮正中城楼,声若九天雷霆,守军肝胆俱裂,将领纷纷弃城归降】
曾经坚守六年的天堑,在新型武器的轰鸣中土崩瓦解。
“有此神器在手,莫说徐州...”曹洪激动得语无伦次,“就算是问鼎中原,也如探囊取物!”
众将欢呼雷动,争先恐后想要亲自操作。曹洪突发奇想竟要坐进抛射篮,幸被曹操及时喝止。
我已调遣工匠与炮兵前往琅琊,这投石机将在子孝手中初试锋芒,不妨命名为琅琊炮曹操抚须而笑。
见识过琅琊炮的威力后,众人启程返回临菑。途中将士们难掩激动,热议着这件新式武器的战术价值。
程昱指出:用于攻城则坚城可破,用于水战则舟楫必沉。此炮不仅陆地攻坚威力惊人,若装配于战船之上,寻常木制战船恐怕难挡其威。毕竟能在地面砸出七尺深坑的冲击力,连石墙都能击碎,木质甲板更是不堪一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