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曹操凝视着杯中晃动的酒液,眉间沟壑渐深。陈渡的分析像钝刀般剖开了帝国肌体深处的顽疾——这个依靠豪强维系又受制于豪强的统治体系。作为豫州豪强领袖出身的统治者,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种权力结构的致命缺陷,也比任何人都更渴望将统治根系扎进这片土地的每一寸土壤。
【
青州境内,陈渡依托稷下学院培养的官吏团队,借助天时地利与民心,将集体农庄经营得井井有条。曹操在此推行政令如臂使指,上下政令通达无阻,彻底铲除了私兵、隐户等积弊。庄内百姓同心协力,使曹操的统治根基坚若磐石。
然天下自耕农多眷恋故土,纵使农庄许以厚利,仍不愿弃祖屋迁居木舍,舍熟田换陌地。对此,曹操不得不借力豪族:其一,青州幅员辽阔而官吏有限,仅能管辖集中居住的农庄;其二,朝廷三互法限定官员异地任职,新任者若无豪强协助,政令难出衙门;其三,教化百姓需通文墨者,而乡野识字者十不存一。
农庄内,官吏可组织宣讲、印发农事册页以启民智。然散居乡民教化成本高昂,县级官员唯有借豪强为媒介,方能联通皇权与乡野。这些地头蛇自有手段,使乡民认曹操之权柄,服官府之政令。
此刻曹操却双眉紧锁:太阿入主徐州不过十日,竟抛出这般难题?原以为陈渡仅要解决徐州税赋,未料其剑指青徐两州户籍、田税、教化等皇权下乡之根本。
曹操凝视着陈渡,眼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陈卿心中似有良策,不妨直言。先前在青州推行的有偿徭役与摊役入亩,不也是通过逐步试点才得以落实?虽有阻碍,终究功成,如今成效斐然。
他手指轻叩案几,继续道:更兼此番琅琊炮助阵,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袁术,声望正达鼎盛。
此刻无论青徐两州的豪强世族,皆为我军威势所震慑。若欲推行新政,正是事半功倍之机。
陈渡微微颔首:明公所言极是。此战展现的军威,实乃推行户籍新政的要旨。必须让两州豪强既生畏惧,又深知明公推行新政的坚定决心。
他略作停顿,目光变得深邃:治乱世,当施重典。
曹操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商君变法之时,陈渡徐徐道来,秦国君权已能直达黎庶,靠的正是严密的户籍之制。
见曹操点头认可,他又道:自秦亡后,汉室崇尚无为而治,仰赖豪强自治乡里,户籍管理日渐松弛。
至光武中兴,勋贵豪强势力膨胀,形成世家大族,户籍管理更是难以为继,几成虚设。
更兼光武废除郡兵之制,郡县官员失去武力依仗,面对家兵众多的豪强,想要核验真实户籍,已是痴人说梦。
陈渡端起温酒浅酌,继续阐述:而今明公手握雄师,连战连捷,声望如日中天。正是效法商君治乱世用重典,重整户籍的良机。
他放下酒杯,声音沉稳:可立十家牌法。
令十户为一甲,设甲长;十甲为一保,立保正。
每户需备户籍牌,详载:保正、甲长姓名;家中丁口数目;祖辈、父母、妻妾、子孙、兄弟等亲属姓名年岁;所属乡亭里保等管辖信息。
此外,所有成年男丁皆需颁给居住凭证,由乡里保甲分级管理。
户长完成本辖区成年人口登记后,需当事人按压双手食指指印,随后呈交专职官吏审核用印,再行发还。
曹操目光灼灼地凝视着陈渡。
太阿设计的这套十户联保、分级管理的户籍体系确实缜密。
若能切实推行,对于清理隐户、遏制私蓄武装、缉拿奸盗等积弊,当有显着成效。
思忖半晌,曹操忽而问道:甲保二字当作何解?
陈渡离席取来预先备妥的联保文书,呈于曹操案前。
待曹操接过,复从袖中取出署名【陈渡陈太阿】的身份凭证置于案上。
曹操先是详阅联保文书所列条款,继而比对陈渡的身份文书,渐渐领悟其中深意。
陈渡阐述道:
其原理近似商君为秦邦创设的农战体制。
甲者,视庶民为披甲之士。
藏兵于民,对辖内民众实施军事训练,使其具备抵御匪患的基本能力。
此法源自王安石推行的保甲制度。
既为防范民变,亦为缩减军费开支,组建乡勇补强宋室羸弱的边防,抵御外侮。
然陈渡用意不止于效仿古人推行农战。
其真正意图是通过护乡法衍生的十户联保制度,构建更为严密的社会管控体系。
王阳明平定叛乱时曾运用此策,令百姓互相监察,若有一户通敌,其余九户皆需承担失察之责。
这种结合保甲与联保的牌甲制,直至近代仍在沿用,堪称封建王朝人口管制的集大成者。
陈渡接着解说:
保,正应了方才所言乱世当施峻法
十户连保,互为牵制。
连坐之制表面惩处,实则诱导民众主动举发。
凡遇盗情,若一家包庇,邻里九户及各级管事知情不报,皆从严论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