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云南的火车在群山间穿梭,窗外的景色从平原变成丘陵,再化作层峦叠嶂的喀斯特地貌。林夏正对着一张泛黄的滇国地图研究,指尖划过上面标注的“抚仙湖”——根据李教授的笔记,滇国的王室墓葬极有可能藏在湖底的水下古城里。
“你看这里。”她指着地图边缘的一行小字,“‘滇人信神,以青铜为镜,照见人心善恶’,这会不会和李教授说的‘人心碎片’有关?”
陈默凑过去,鼻尖不经意间碰到她的发丝,闻到一股淡淡的薄荷香。他不动声色地退开半寸,指着地图上的青铜树图案:“滇国的青铜器很有名,尤其是这种‘通天神树’,据说顶端的‘太阳轮’能与天相通。笔记里说‘人心碎片藏于树巅’,说不定就在青铜树的顶端。”
小张趴在桌子上,对着手机里的美食攻略流口水:“到了云南,我一定要吃过桥米线、汽锅鸡、鲜花饼……”
老周敲了敲他的脑袋:“先把你的定位仪调试好再说!抚仙湖的水下磁场比阳澄湖还复杂,别到时候连北都找不到。”
小张委屈地嘟囔:“我早就调试好了……”
火车抵达玉溪时,已是傍晚。当地文物局派来的向导早在车站等候,是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名叫阿木,操着一口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陈队,林姐,抚仙湖这几天风浪大,水下能见度低,明天一早再下水比较安全。”
当晚住在湖边的民宿,推开窗就能看到抚仙湖的夜景,湖面像一块巨大的黑丝绒,倒映着漫天繁星。陈默和林夏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阿木给他们泡了当地的普洱茶,茶香醇厚。
“阿木,你们当地人有没有关于水下古城的传说?”林夏抿了口茶问道。
阿木挠了挠头:“老人们说,湖里有‘水神’,能看到人的心事。以前有贪心的人想潜水寻宝,结果再也没上来,尸体浮上来时,手里还攥着一块碎镜子,脸上的表情……像是看到了很可怕的东西。”
“碎镜子?”陈默心里一动,“是不是青铜做的?”
“好像是。”阿木点头,“我爷爷见过一次,说上面刻着花纹,像人脸。”
第二天一早,四人跟着阿木乘船上了抚仙湖。湖水湛蓝清澈,能看到水下几米处的水草,可越往湖中心走,水色越深,渐渐变成墨蓝色,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就是这里了。”阿木指着一处水面冒泡的地方,“声呐显示下面有巨大的建筑轮廓,应该就是水下古城的入口。”
陈默和林夏穿上潜水服,背着氧气瓶,带着水下推进器潜入湖中。越往下,光线越暗,周围的水温也越来越低。当探照灯的光束扫过一处石质城门时,两人同时停下——城门上的浮雕,正是滇国特有的“人首蛇身”图案,与地图上的标记完全吻合。
城门没有锁,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阻挡着,推不开。林夏用潜水刀敲了敲城门,发出空洞的回响,她突然注意到门楣上镶嵌着一块青铜镜,镜面光滑,能隐约照出两人的影子。
“是‘照心镜’!”林夏用手势比划,“阿木说的碎镜子,应该就是这个!”
陈默凑近镜面,发现镜面上刻着细密的纹路,组成一个类似星图的图案,与昆仑密钥的星图有几分相似。他将密钥贴在镜面上,蓝光与青铜镜的绿光融合,城门突然发出“轰隆”的声响,缓缓向内打开。
进入古城,眼前的景象让人惊叹——街道、房屋、宫殿的轮廓清晰可见,虽然覆盖着厚厚的淤泥,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的繁华。最中央的广场上,矗立着一棵高达十米的青铜树,树干上缠绕着蛇形浮雕,顶端的太阳轮在探照灯的照射下,泛着诡异的光芒。
“青铜树!”林夏的声音透过潜水器传来,带着兴奋,“‘人心碎片’一定在上面!”
两人游向青铜树,刚靠近树干,周围的水域突然剧烈晃动,无数气泡从淤泥中涌出,形成一个个漩涡。陈默的探照灯扫过漩涡中心,看到里面浮现出模糊的人影——是那些传说中寻宝而死的人,他们的脸上满是贪婪和恐惧,正朝着两人伸出手!
“是幻觉!”陈默用手势示意林夏,“和乾陵的‘幻尘’一样,是青铜镜引发的心理攻击!”
他想起阿木的话,这些人是被自己的贪心害死的。陈默深吸一口气,不去看那些幻影,专注地观察青铜树的枝干。林夏则启动了水下脉冲发生器,声波干扰着漩涡的形成,为他争取时间。
青铜树的第三根枝丫上,挂着一块巴掌大的青铜镜,镜面朝下,上面刻着“人心”二字。陈默游过去,刚想取下镜子,镜面突然亮起,映出他的脸——可镜子里的“他”,眼神却充满了戾气,手里拿着匕首,正刺向林夏!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差点松开手里的推进器。他知道这是幻觉,却依然感到一阵寒意——这镜子照出的,竟是人内心深处最恐惧的念头。
“陈默!别信它!”林夏的声音传来,她的探照灯照向镜面,“那是假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