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机械厂的沿海监测中心里,林晓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屏幕上的实时海图正以每分钟三次的频率刷新 —— 自三天前国家启动 “沿海虫情零报告” 机制后,她就没睡过一个完整觉,眼下盯着盐城射阳港附近的海域数据,瞳孔突然缩成针尖。
“峰哥!快来看!” 林晓的声音带着颤音,伸手拽住刚走进来的蔚林峰,指尖因为用力泛白,“射阳港外海的叶绿素浓度突然飙升,还有…… 你看这个微光信号!” 她点开卫星捕捉的夜间影像,画面里,盐滩上散落着数十个淡绿色光点,像被打翻的荧光粉,和草原上发现的外星晶体发光特征完全吻合。
蔚林峰的掌心瞬间攥紧,指节抵在控制台边缘,硌得生疼。他俯身盯着屏幕,手指滑动放大影像:光点集中在盐滩的潮间带,周围的海水呈现出不正常的褐红色 —— 那是核污染的典型痕迹。“是小日子的核废水……” 他咬牙说出这句话,系统的提示恰在此时弹出:【检测到盐城沿岸生物活性信号,与草原黑色晶体同源,因核污染辐射刺激,卵虫孵化周期缩短 70%,当前已进入幼虫阶段,危险等级:中高,建议立即启动 “无人机 + 动力装甲” 筛查清除方案】。
“立刻调派无人机编队!” 蔚林峰转身抓过对讲机,声音比平时沉了三分,“让驻厂的无人机小队全员待命,带热成像和微光探测模块,优先勘察射阳港潮间带 —— 注意保持 50 米高度,别惊动幼虫。” 对讲机那头传来队员的回应,他又转向林晓:“联系盐城军分区,让他们封锁附近海岸线,疏散盐滩周边的养殖户,再把防酸动力甲的备用件装车,我跟老 K 的小队随后就到。”
林晓点头时,眼角扫到屏幕上的时间:距离系统预警的 “60 天期限” 还有 12 天。她快速调出核污染扩散模型,指尖在触屏上划出辐射浓度曲线:“峰哥,卵虫集中的区域,核辐射值比周边高 3 倍,幼虫的腐蚀性可能更强,动力甲的防酸涂层得再检查一遍。” 蔚林峰嗯了一声,伸手拍了拍她的肩 —— 掌心的温度让林晓的紧张稍缓,她知道,此刻的他比谁都急,却必须稳住阵脚。
盐城军分区的临时停机坪上,四架彩虹 - 4 改进型无人机已经展开机翼,机身下的微光探测仪正闪烁着冷蓝色的光。操控员小王坐在方舱里,手指在摇杆上轻轻摩挲,额前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操控盘的缝隙里 —— 这是他第一次执行 “外星生物探测” 任务,之前演习时再紧张,也知道对手是 “自己人”,可这次,屏幕上跳动的未知信号,让他的心跳快得像要撞破胸膛。
“编号 01 起飞,高度 50,航向 330,速度 40 公里 / 小时。” 蔚林峰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小王深吸一口气,推下起飞摇杆。无人机缓缓升空,机翼划破清晨的薄雾,朝着盐滩飞去。方舱里的实时画面逐渐清晰:成片的盐蒿草枯黄倒伏,潮间带的泥地上,果然散落着数十个淡绿色的光点,像嵌在褐色泥里的绿宝石。
“01 发现目标!数量约 30 个,直径 10-15 厘米,正在缓慢蠕动!” 小王的声音带着兴奋,手指微调摇杆,让无人机降低到 35 米高度,热成像仪立刻捕捉到光点内部的热源 —— 不规则的红色纹路在屏幕上跳动,像是幼虫的血管。他刚想进一步贴近,屏幕突然闪过一道杂波,光点的亮度瞬间增强:“警告!目标释放未知电磁信号,无人机信号受到干扰!”
“立刻拉升高度!” 蔚林峰的指令及时传来。小王猛地往后拉摇杆,无人机噌地蹿到 80 米高空,杂波消失,画面重新稳定。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后背的作训服已经湿透:“峰哥,这些卵虫能干扰信号,刚才差点失控。” 通讯器里传来老 K 的声音:“正常,草原的晶体也有这毛病,你们保持安全高度,标记位置就行,清除交给我们。”
此时,另外三架无人机也陆续发现目标,四个编队将盐滩划分为四个区域,光点的位置被实时标注在电子地图上。蔚林峰站在停机坪上,手里攥着平板电脑,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绿点,眉头拧成疙瘩 —— 这只是第一波,谁知道深海里还有多少卵虫被核污染催生?他摸出父亲留下的旧怀表,表壳的冷金属贴着掌心,仿佛能感受到父亲当年面对困境时的坚定:“爸,这次我不仅要守住工厂,还要守住这片海。”
半小时后,老 K 带着特种小队赶到盐滩边缘。队员们穿着 CMC300 防酸动力甲,钛钢装甲在晨光下泛着冷光,液压关节活动时发出 “咔嗒” 的轻响。老 K 弯腰检查靴底的防腐蚀涂层,指尖划过涂层表面的纹路 —— 这是蔚林峰昨天连夜升级的配方,能抵御 pH 值 1.5 以下的强酸,他用指甲抠了抠,涂层没有丝毫脱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