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视觉”股价一飞冲天的新闻,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科技和财经圈层激起了一圈涟漪,但对于京北大学校园里的大多数学生而言,这只是遥远世界里一则不起眼的快讯,很快便被新的八卦和学业压力所淹没。
姜羡的生活似乎并未因此而产生巨变。她依然准时出现在课堂、图书馆和食堂,依旧是那个笔记工整、成绩优异的经管学院学生。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份深植于心的底气变得更加厚重。
新获得的巨额现金流,她没有让其闲置。在衡的辅助下,她花了些时间在学习空间里,系统地研究了低风险理财、货币基金以及大型蓝筹股的长期投资价值。
最终,她将大部分资金做了分散配置:一部分购买了流动性极高的短期理财,一部分投入了几只业绩稳定的指数基金,只留下一小部分作为灵活的“弹药”,以备不时之需或尝试些小的投资实验。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对她金融知识的一次极佳实践。
与吴彤约定的周三下午很快到了。见面的地点约在离学校不远的一家安静咖啡馆。
姜羡提前十分钟到达,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她今天穿了一件简单的白色针织衫和牛仔裤,长发束起,显得清爽又不会过于随意。她点了一杯美式咖啡,拿出《宏观经济学》的笔记假装翻阅,目光却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周围。
几分钟后,吴彤到了。她依旧是那副干练的模样,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裤装,但神色比上次沙龙时似乎柔和了一些。
“等很久了?”吴彤放下公文包,在对面坐下。
“没有,我也刚到。”姜羡合上笔记,微笑着回应。
吴彤点了一杯拿铁,寒暄了几句关于天气和学业的话,便直接切入正题。
她大致介绍了她的“东方奇幻”文创IP项目的新进展:团队初步组建完成,核心的视觉概念和世界观设定得到了几位资深策划的认可,目前正在尝试开发第一个系列的衍生品,并开始寻找合适的线下快闪店场地,希望能制造一波初期热度。
“但是,”吴彤搅拌着咖啡,微微蹙眉,“就像我们上次聊的,光靠传统的渠道和口碑传播,冷启动的成本太高,速度也太慢。我一直在想你说的短视频的事儿。”她看向姜羡,眼神里带着探究和一丝期待,“你之前提到可以尝试用短视频做前期内容铺垫和社群构建,具体有什么想法吗?或者,你最近有没有看到什么特别好的案例?”
姜羡并没有立刻给出非常具体的方案。她沉吟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态度谦逊但思路清晰:
“吴彤姐,我只是个学生,说的可能比较理想化。”她先降低了对方的预期,然后才缓缓道来,“我觉得,‘东方奇幻’这个概念本身很有吸引力,但直接卖产品可能有点硬。是不是可以先通过短视频,不讲产品,只‘造梦’?”
“比如?”吴彤身体微微前倾。
“比如,找到那些擅长国风造型、剧情表演、或者特效合成的创作者,合作拍摄一些几十秒的‘奇幻小剧场’?
或者展示一些核心视觉元素的制作过程,比如一件带有神秘纹样的服饰是怎么从设计图变成实物的?甚至可以用CG动画呈现一下世界观里的某个神奇场景?”
姜羡边说边观察着吴彤的反应,“目的不是立刻卖货,而是先抓住观众的眼球,让他们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和向往,觉得‘酷’、‘美’、‘有意思’。有了关注度和初步的社群氛围,等到产品或者线下体验推出时,就不是从零开始,而是有一批潜在的期待者了。”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有关注几个这方面的小博主,虽然粉丝量还不大,但内容质量和创意都很不错。如果吴彤姐有兴趣,我可以把他们的主页推给您看看,或许有合作的可能。”
吴彤听得非常认真,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显然在快速思考姜羡话中的可行性。
“造梦…小剧场…过程展示…”她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你这个思路是对的!先种草,再收割!比硬广强多了!而且成本可控!”她猛地一拍桌子,把姜羡吓了一跳,“对!还可以让我们的设计师出镜,讲讲设计灵感来源,增加专业性和人情味!”
她越说越兴奋,显然从姜羡的话里得到了不少启发:“快!把那几个博主的账号推给我!我让团队的同事立刻评估一下!”
姜羡拿出手机,将之前通过系统【短视频行业洞察】状态留意到的、几个质量不错的国风类创作者主页分享给了吴彤。
吴彤如获至宝,立刻转发给了团队,并发了条语音微信:“赶紧看看这几个号,研究一下合作可能性,明天早上开会讨论!”
做完这一切,她才长长舒了口气,看向姜羡的眼神充满了赞赏和一丝不可思议:“姜羡,你真的只是大一?你这对市场的嗅觉和内容的理解,太老道了!上次沙龙我就觉得你不简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