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渗透,观察。
陈长生的心神如同最精密的织机,将有限的精力分割成三股,并行不悖。
主体意识依旧主导着那几缕微弱的寂灭之气,如同绣花般,一针一线地缝合着体内最致命的创伤。这个过程缓慢却稳定,带来细微却持续的改善,如同在无边的黑暗中,一点点凿出仅容一人通行的隧道。
第二股意识,则化作无数比发丝更纤细的感知触须,缠绕上腰间那柄沉寂的柴刀。这些触须并非强行冲击,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谦卑的温和,缓缓贴近那幽暗的刀身,模拟着其内部寂灭道韵的波动频率,试图找到一丝共鸣,建立最基础的连接。
反馈,几乎为零。
柴刀内部那片浩瀚的寂灭星海,冰冷而死寂,对他的试探毫无反应。那层无形的壁垒,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每一次尝试,都如同将石子投入无底深渊,连回音都听不到。唯有持续不断的精神力消耗,提醒着他这项工作的艰难与渺茫。
但他并未气馁。万载岁月,他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一次不行,便十次,百次,千次……只要那壁垒并非绝对完美,只要还有一丝频率调谐的可能,他便不会放弃。触须一次次被无形的力量弹回、消磨,又一次次重新凝聚,继续尝试。
第三股意识,则沉入丹田,如同最谨慎的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那枚星辰阵核(残)。
它依旧黯淡,表面的裂纹如同干涸河床,毫无生机。意识轻轻触碰,反馈回来的只有一片冰冷的死寂,与之前那自主搏动、引发记忆碎片的活跃状态判若两物。
他尝试注入一丝微弱的寂灭能量,能量如同泥牛入海,未能激起丝毫涟漪。他尝试模拟之前感受到的、那来自“布料”的冰凉气息波动,阵核依旧毫无反应。
仿佛之前的一切,真的只是一场幻觉。
然而,就在他准备将意识暂时撤离,专注于其他两项时——
嗡。
一声极其轻微、几乎无法察觉的震动,突然从阵核最深处传来!
并非能量波动,更像是一种……结构性的细微调整?仿佛其内部某个极其微小的部件,完成了某种自检或校准。
紧接着,一道比萤火虫光芒还要黯淡千万倍的微蓝色数据流,如同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浮游生物,在阵核表面那一道最深的裂纹深处,一闪而逝!
太快了!快到甚至无法捕捉其具体形态,更无法解读其蕴含的信息!
若非陈长生的意识正高度集中于此,感知被磨练到了极致,几乎要以为那是错觉!
但就是这一闪而逝的微蓝数据流,却让陈长生的心神猛地一凛!
这不是幻觉!
这星辰阵核,绝非仅仅是一个提供属性点的被动系统!它内部蕴含着某种极其精密的、远超他理解的机制!
它之前并非没有反应,而是……响应级别未到?或者,需要特定的触发条件?
那突如其来的记忆碎片,那与布料的共鸣,或许并非偶然,而是这阵核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比如他生命垂危、能量剧烈波动、接触到特定物品),被意外激活的某种……信息检索或日志回放功能?
一个大胆的、近乎荒谬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这长生系统,这星辰阵核……会不会根本不是某种天然的、神秘的恩赐或诅咒,而是某种……人造物?某个无法想象的文明或存在,制造的某种……设备?
而那微蓝色的数据流……就是其运作的痕迹?
这个念头让他那万古不变的心湖,真正泛起了滔天巨浪!
如果真是这样,那他所经历的万载长生,无数次沉睡与苏醒,又算什么?一场实验?一场观测?那冥尊,那布料,那双数据流的眼眸……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无数的疑问几乎要冲垮他的理智。
但他强行压下了这惊涛骇浪,意识变得更加冰冷、专注。
现在不是深究这些的时候。无论真相如何,活下去,变得更强,才是揭开一切谜底的唯一途径。
这星辰阵核,或许隐藏着破局的关键!
他立刻改变策略,不再试图注入能量或模拟波动,而是将意识高度集中,如同最敏锐的传感器,死死锁定阵核表面,尤其是那道刚刚闪过数据流的裂纹,全力记录其任何最细微的能量起伏、结构变化、乃至信息辐射的残留痕迹。
同时,他分出一缕意念,再次尝试沟通柴刀。这一次,他不再模拟寂灭道韵,而是将刚刚捕捉到的那一丝极其微弱的、阵核散发出的冰冷数据感,尝试着融入探出的触须之中。
他在做一个疯狂的尝试——用星辰阵核的“气息”,去“欺骗”或“沟通”那同样神秘的柴刀!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那冰冷的数据感虚无缥缈,难以捕捉和模拟。寂灭之力与这种气息更是格格不入,强行融合导致触须结构变得极其不稳定,频频溃散。
时间在这一次次的尝试与失败中飞速流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