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用钥匙打开家门,已经是晚上十点多。
令他有些意外的是,客厅的灯还亮着,电视里播放着晚间新闻,父亲正靠在沙发上,看着新闻,母亲则敷着面膜,坐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翻看杂志。
“爸、妈,我回来了。”
陈奕一边换鞋一边说道。
宁愿抬起头,面膜遮挡了她大部分表情,但眼神里透着惊讶:
“小奕?怎么这么晚回来了?学校没事了?”
陈建明也睁开了眼睛,看向儿子。
“嗯,跟着导师做的一个小项目暂时告一段落,可以休息两天。”
陈奕走到客厅,给自己倒了杯水,语气尽量轻松自然。
“现在就跟着导师做项目了?”
陈建明坐直身体,脸上带着一丝探究,“大二刚开始没多久吧?”
陈奕喝了口水,耸耸肩,脸上带着点小得意:
“那可不,您儿子我天生聪慧,被导师看上眼了呗,提前进组历练。”
宁愿揭下面膜,露出带着笑意的脸,打趣道:
“哟,说得跟真的一样。该不会就是去实验室给学长学姐们打打杂吧?”
她太了解自己儿子偶尔会有的这点臭屁劲儿。
陈奕也不恼,顺手从茶几上拿起一袋拆开的辣条,叼了一根在嘴里,含糊地说:
“打杂咋了?打杂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好不好?这叫从基层做起。”
“行行行,我说不过你。”
宁愿笑着摇摇头,起身将面膜扔进垃圾桶,
“既然跟着导师做项目,那就好好学,别给你外公丢人。对了,你外公今天下午来电话,说他那边的工作快收尾了,近期就能回来。”
“我早就知道了。”
陈奕咽下辣条,语气平常。
又随口聊了几句家常,陈奕便借口身上有汗,溜去浴室洗澡了。
温热的水流冲刷着身体,洗去了夏夜的黏腻和一丝疲惫。
从浴室出来,陈奕穿着宽松的T恤短裤,感觉神清气爽。他看了眼父母,他们似乎准备回房休息了。
“爸、妈,你们早点休息。”
“你也别熬太晚。”陈建明叮嘱了一句。
“知道啦。”
回到自己久违的房间,书桌依旧整洁。
陈奕在书桌前坐下,台灯洒下温暖的光晕。
他的思绪很快从家庭的温馨氛围,重新聚焦到那个庞大战机的研发上。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激波风洞测试了……”
他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微蹙,眼神专注。
他拿出笔记本和绘图工具,开始规划模型制造的细节。
“首先,需要一个简化模型,”
他一边在纸上勾勒简单的几何形状,一边喃喃道,
“尺寸控制在15到40厘米之间,主要用来验证基础物理现象,比如激波结构、表面传热……”
他用笔在模型几个关键位置点了点,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贴上几个热流传感器就够了,数据采集主要依赖外部的高速摄影和光学测量设备。”
画完简图,他将其推到一边,又抽出一张新的绘图纸。
“然后是全尺寸……不,等比例缩放的复杂模型,”
他的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画出更精细的结构,
“最大不能超过1米,这是JF12的限制。这个模型要用来全面评估飞行器性能……”
他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笔下的线条也越发精准。
“内部必须安装全套传感器、六分量应变天平……进气道和发动机流道内部也要布设传感器,测试喉道压力和激波串位置……”
他停下笔,用笔尾抵着下巴,思考了片刻,然后在模型表面添加了许多细小的点,
“表面还需要添加标识点,用来分析模型在极端气流下的微小变形和高频振动。”
想到测试过程,他深吸一口气:
“虽然单次试验过程只有短短的十几二十毫秒,但必须进行大量、反复的测试,才能获取足够的数据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将复杂模型的构思暂告段落,陈奕翻开了新的一页。
标题写上“双模态冲压发动机——地面测试方案”。
这是整个动力系统的核心,也是技术难度最高的部分之一。
“双模态发动机……”
他沉吟着,笔尖在纸上轻轻点动,
“测试必须分阶段进行。首先是冷态实验,”
他在纸上写下“冷态”二字,并在下面画了一条线,
“主要验证进气道的性能,不喷油,只吹风,看它在不同马赫数下的压缩效率和起动特性。”
接着,他又写下“热态实验”,并在旁边标注:
“在燃烧室上游的燃料喷杆喷射气体燃料,或者雾化后的液体燃料……需要实现两种模式——亚燃和超燃。”
他的目光凝滞在纸面上,手指转动着笔杆,显然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大约过了一两分钟,他眼神一亮,笔尖迅速在纸上划动。
“最关键的是模态转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