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陵的最后两天,几人漫步在这座承载了太多历史的城市里,感受着它的厚重。
旅途的终点,终究还是回到了起点。
返回燕京后,他们得知,那场由最高层级亲自部署的绝密运输行动已经圆满完成。
北航实验室和车间里的所有核心设备,均已安全地转运至新建的总装中心。
这意味着,他们接下来的战场,将正式从熟悉的校园,转移到那片被重重保护、象征着国家最高航空制造水准的区域。
面对即将到来的、可以预见的漫长且封闭的攻坚阶段。
几人一致决定,在正式入驻前,先各自回家一趟,与家人好好吃顿饭,享受这暴风雨来临前最后的温馨宁静。
所有人都明白,一旦踏进那个大门,后面等着他们的,将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和与时间赛跑的极限制造。
陈奕回到家时,父母已经下班,陈廷和陈曦都还在学校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回来。
晚餐桌上,气氛比往常要安静一些。
陈奕扒拉着碗里的饭,斟酌着开口:
“爸,妈,跟你们说个事。我接下来……要参与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可能会很长一段时间……没办法回家了。”
陈建明正夹着一块红烧肉,闻言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语气轻松:
“知道了知道了,跟你以前一样嘛,忙起来就找不到人。去吧去吧,注意按时吃饭休息。”
坐在陈奕对面的宁愿,拿着筷子的手却微微一顿。
她敏锐地从儿子看似平静的语气中,捕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郑重和决绝。
她抬起头,目光紧紧看着陈奕,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小奕,这次……要去哪里?做什么项目?危不危险?”
陈奕迎上母亲关切而担忧的目光,心里微微一酸,但他只能摇摇头,露出一个安抚的笑容:
“妈,具体内容有严格的保密协议,您和我爸都懂的。
至于危险……您放心,就是在实验室里,很安全。”
宁愿看着儿子已经褪去稚气、变得坚毅沉稳的脸庞,知道他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她鼻子一酸,眼眶瞬间就红了,强忍着哽咽,声音有些发抖:
“好……妈不问。你……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别……别太拼命……”
“妈,您别担心,我真的没事。”
陈奕握住母亲的手,感受着那份无言的担忧与母爱,郑重承诺,
“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尽早完成项目回来看您和爸的。你们在家也要好好的。”
陈建明此刻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凝重,不再多问,只是默默地给儿子夹了一大块肉,沉声道:
“多吃点!家里不用你操心,男人嘛,该扛事的时候就得扛起来!”
这顿晚饭,一家人聊了很多,刻意避开了那个沉重的话题,努力维持着表面的轻松。
但那份离别的愁绪与深深的牵挂,却弥漫在餐桌的每一个角落。
第二天清晨,天色微亮。八人在小区门口准时集合。
没有多余的行李,只有简单的个人用品和一颗早已准备就绪的心。
陈奕开车,载着众人,驶向了远离市区的方向。
穿过繁华的都市,车辆最终抵达了大兴机场附近一片新开发的临空经济区。
这里规划整齐,道路宽阔,但行人车辆稀少,显得格外安静。
在一片被高大围墙和严密绿化带环绕的区域前,车辆停了下来。
围墙上方是密集的监控探头,入口处设有坚固的岗哨和升降杆,身着军装的卫兵荷枪实弹,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这里,就是刚刚建成不久、尚未完全竣工,但核心区域已投入使用的国家级航空总装中心。
整个区域,此刻已处于严格的军事管制之下。
陈奕降下车窗,向卫兵出示了那份特殊的、印有国徽和绝密字样的通行证。
卫兵仔细核验证件,又通过设备扫描了车内所有人的生物信息,确认无误后,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按下按钮,升起了沉重的栏杆。
车辆缓缓驶入,仿佛穿过了一道无形的界限。
内部与外部仿佛是两个世界,安静得只能听到发动机的轻微轰鸣和自己心跳的声音。
在指定的停车场下车后,另一名早已等候在此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
他是负责内部安保与保密业务的负责人,名叫何其。
“陈工,各位,请跟我来。”
何其语气简洁,没有任何寒暄,直接带领他们走向一栋银灰色建筑。
通过又一道需要刷卡、密码加虹膜验证的厚重金属门,他们终于进入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原型机制造核心车间。
车间内部空间极其开阔,挑高惊人,足以容纳大型飞行器的部件组装。
顶部是密集的照明系统和行车轨道,地面光洁如镜。
虽然部分区域还在进行最后的设备调试和管线铺设,但核心的制造区已经准备就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