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多,陈奕的车驶入了606所。
冬夜的厂区显得格外静谧,只有几处研发大楼依旧灯火通明。
出示了特别的通行证件,经过严格的检查后,得以入内。
刚走进综合实验楼的大厅,早已接到消息的宁天和程光明便迎了上来。两人的脸上都带着显而易见的担忧。
“小奕!你怎么样?”
外公一把拉住外孙的手,上下打量着,眼中满是关切。
程总师也拍了拍陈奕的肩膀,火爆脾气直接上来了:
“他娘的!那些王八蛋真是太过分了!”
感受到两位长辈真诚的关怀,陈奕心中一暖。
他笑了笑,语气平和而坚定:
“外公,程总师,我没事儿,让你们担心了。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恶有恶报。”
他不想过多谈论这件烦心事,迅速将话题引向正轨:
“程总师,您在电话里提到涡扇-20遇到了瓶颈,具体是哪个方面?”
提到正事,程总师的脸色也凝重起来,他一边引着陈奕往里面走,一边说道:
“主要是高压涡轮叶片的热障涂层问题。涡轮前温度提不上去,严重制约了发动机的效率和推力潜力。”
陈奕闻言,点了点头,平静地抛出一个消息:
“热障涂层的问题,其实我们之前在一个预研项目中,已经同步开发出了新一代的耐高温复合材料和与之配套的新型涂层体系。”
“哦?”
程光明总师眼睛瞬间亮了,急切地追问,
“效果怎么样?成熟度如何?”
宁天听到外孙的话,心中微微一动。
他不动声色,只是用眼神示意陈奕继续。
几人说着,已经走进了程总师的办公室。
令陈奕有些意外的是,王老正戴着老花镜研究着一份报告。
王老看到陈奕进来,放下报告,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小奕啊,你来啦?正好,快过来坐。”
陈奕连忙上前,恭敬地问候:
“王老好。”
众人落座后,陈奕没有耽搁,直接切入技术核心:
“关于涡轮叶片的冷却和隔热,我有一个初步构想。
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不仅仅依赖外部涂层,而是在涡轮叶片内部,利用新型材料和精密制造技术,制造出极其复杂的微流道网络,并将这个网络与叶片表面的新一代热障涂层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
“微流道网络?”程总师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对,”
陈奕肯定道,并用手在空气中比划着,
“思路是,从压气机引来的冷却空气,不仅像传统那样从叶片内部的空腔流过进行对流冷却,还能让这部分冷却空气,精确地通过这些设计在叶片壁内部的微米级流道,渗透、输运到热障涂层与叶片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区域。”
他顿了顿,让众人消化一下,继续解释道:
“这样,冷却空气就能在涂层下部,形成一层均匀、稳定、持续更新的冷气膜。
这层气膜可以实现对叶片基体的主动、高效隔离冷却,极大降低金属基体的实际工作温度。
理论上,这可以允许我们将涡轮前温度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一个显着的台阶,从而大幅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推力。”
王老听完,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但随即也提出了关键的技术障碍:
“小奕,你这个构想非常前沿,理论上潜力巨大。
但是,这涉及到两个核心难题。
第一,材料。现有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如此复杂的微流道结构下,其壁厚和强度要求已经逼近甚至超出了现有材料的极限。
第二,制造。如此精密的内部微流道结构,现有的精密铸造技术几乎无法实现。”
陈奕看着王老,脸上露出了然的微笑,他从容地从随身携带的的密码箱,拿出资料,双手递给了王老。
“王老,您说的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那个预研项目重点攻关的方向。”
陈奕语气沉稳,
“关于材料,我们实验室已经成功制备出了新一代的连续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
它的高温强度、抗热震性能、尤其是长期稳定性,都远超市面上已知的任何一种高温合金。
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特殊的界面设计和工艺控制,基本解决了这类材料固有的脆性问题,并且探索出了与之配套的、能够实现复杂内部微结构成型的近净成形制造工艺,包括您提到的微流道密封问题,也有了可行的技术路径。”
王老迫不及待地接过资料,程总师和宁天也立刻凑了过去。
三位老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专家,仅仅翻看了前面几页关于材料基本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分析数据,他们的呼吸就不由自主地变得急促起来,眼中充满了震惊和兴奋。
“这……这数据……是真的?”程总师声音都有些颤抖。
宁天看着外孙,眼中满是自豪,但他更关心工程的落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